奥勃洛摩夫

作品数:59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丽娜高伟玲胡风傅星寰高荣国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女子学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奥勃洛摩夫形象及奥勃洛摩夫性格
《今古文创》2024年第19期16-18,44,共4页王丽娜 
《奥勃洛摩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代表作之一,是三部曲中最优秀的一部,小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整个俄国社会的巨大反响,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是19世纪俄国文坛最后一位“多余人”形象,其所形成的奥勃洛摩夫...
关键词:奥勃洛莫夫形象 奥勃洛摩夫性格 形成原因 意义 
有责勿生慵懒心
《共产党员》2022年第5期52-52,共1页艾广明 
慵懒心,常见的社会心理,古来有之,当今有了新形态,颇受关注。懒是常用字,意思是有意愿却不抓紧行动。懒与不同的字组合起来,基本字义虽然没变,但意义向各个方向延伸。疏懒说的是轻度的懒,懒惰则严重多了,往往涉及脾气秉性。慵懒又是一种...
关键词: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 新形态 常用字 近代作家 
《奥勃洛摩夫》插图
《收获》2021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奥勃洛摩夫》插图
《收获》2021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奥勃洛摩夫》插图
《收获》202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从“奥勃洛摩夫”到“阿Q”:民族文化消极影响及其在苏、中党内的表现被引量:1
《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2期61-69,共9页韦定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7ZDA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共和中共作为20世纪最大的社会主义执政党,都是在既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接受并传承民族文化优秀的部分,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会受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就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
关键词:苏共 中共 执政党 民族文化 奥勃洛摩夫 阿Q 
十九世纪俄罗斯女性的崛起 ——《奥勃洛摩夫》中"多余人"及其身边女性形象的比较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5期91-92,共2页刘家男 
冈察洛夫在其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主人公奧勃洛摩夫是19世纪俄国具有代表性的最后一代多余人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迄今为止,多数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奥勃洛摩夫的身上,重在分析他多余人的形象和性格,却鲜有人注意...
关键词:奥勃洛摩夫 多余人 奥莉加 女性的解放 
翻译《奥勃洛摩夫》浅析奥勃洛摩夫
《赤子》2015年第1Z期104-,共1页高华婷 王阿琴 
《奥勃洛摩夫》是俄罗斯作家伊凡·亚历山德罗维奇·冈察洛夫三部长篇小说中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以其艺术的描绘手法塑造了奥勃洛摩夫这样一个"多余人"的终结者形象,本文拟通过简要分析奥勃洛摩夫的生平,对其生活的社会...
关键词:奥勃洛摩夫 懒惰 多余人 
都市文明与田园理想的对话——《奥勃洛摩夫》双时空体结构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6期81-86,共6页傅星寰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作为完整的艺术系统的--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彼得堡题材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2007);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项目编号:14BWW027);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彼得堡题材研究"(项目编号:L11DWW008)的阶段性成果
《奥勃洛摩夫》中存在一个双时空体结构,即显性的、现代都市时空体和隐性的、乡村田园时空体。两个时空体在结构上犹如精致的嵌套,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暗含着都市文明与田园理想的对话。通过解析这一时空体,我们将触摸到作家冈察洛夫较...
关键词:《奥勃洛摩夫》 双时空体结构 都市文明 田园理想 
典型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4年第10期7-7,共1页高尔基 
在科学和文学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观察、比较、研究;艺术家也和科学家一样,必须具有想象和推测——"洞察力"。 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还没有发现的环节,使科学家得以创造出能...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奥勃洛摩夫 冈察洛夫 德米特里 卡拉马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佐夫 不知道 元素周期律 英雄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