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特

作品数:450被引量:75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伟胜钟晓文金松林韩蕾蔡洞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符号与传媒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话语符号学:从韩蕾《论巴尔特》谈起
《符号与传媒》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张智庭 
本文从韩蕾博士《论巴尔特:一个话语符号学的考察》谈起,首先肯定作者的观点,即巴尔特话语符号学为超语言学并在总体上与其新修辞学有同质关系,同时就“话语符号学”这一概念在法国的出现与当前状况做了介绍,一并以全新的资料厘清了结...
关键词:话语符号学 结构符号学 叙述符号学 修辞学 陈述活动 
编者的话
《符号与传媒》2020年第2期I0003-I0005,共3页
符号学的探索始终充满活力,一方面不断拓展新的理论领域,另一方面也不断深化对自身理论基础的理解和阐释。在本辑“哲学符号学”中,作者们重访经典符号学家的思想或概念,从中获取新的启示:张智庭回顾了巴尔特的话语符号学及其概念史,托...
关键词:金燕 符号学家 贡布里希 皮尔斯 巴尔特 概念史 符号过程 理性原则 
沙与世界之互现:评方小莉《叙述理论与实践:从经典叙述学到符号叙述学》
《符号与传媒》2016年第2期216-222,共7页彭佳 
作者:方小莉书名:叙述理论与实践:从经典叙述学到符号叙述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ISBN:9787561494479“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威廉·布莱克《天真的语言》现代叙述学勃兴于结构主义思潮席卷西方学界之时,正...
关键词:叙述学 结构主义者 托多罗夫 理论与实践 热奈特 巴尔特 文本叙述 文学世界 现代小说 文本意义 
编者的话
《符号与传媒》2015年第1期I0004-I0006,共3页
符号学不断向新领域推进,然而要理清诸多概念却又不得不溯回其伊始。本辑《符号与传媒》中,保罗·科布利(Paul Cobley)、托尼·贾皮(Tony Jappy)及卢德平三位知名学者将我们领回现代符号学的源头,对皮尔斯、索绪尔的理论再次进...
关键词:符号学理论 编者 索绪尔 知名学者 中国学术 皮尔斯 巴尔特 科布 
符号学(semiology)之死与神话拆解:巴尔特与传媒研究(英文)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15年第1期1-25,共25页保罗·科布利 
罗兰·巴尔特被视为是符号学界之外最知名的符号学家之一,这种看法常常是因为人们对他从索绪尔处发展出来的那套符号学理论所产生的迷思。本文试图厘清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框架,论证巴尔特是如何借鉴与改写索绪尔符号学范式的;并且,巴...
关键词:巴尔特 索绪尔 符号学 神话学 符号学拆解 
论文本的时间性:从罗兰·巴尔特《小说的准备》谈起(英文)
《符号与传媒》2014年第1期22-38,共17页朱丽娅·庞齐奥 
本文对罗兰·巴尔特的著作《小说的准备》进行了讨论,该书是他1978-1980年间任教于法兰西学院时两门课程的讲义集.这两门课程为作者在这部最后的文集中提出的小说的新视角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这种视角和以往的文学批评,以及传统文本分...
关键词:欲望 事件 界限 小说 主体 
非理性的文与理性的分析法——论罗兰·巴尔特后期文论思想的一个矛盾
《符号与传媒》2013年第1期90-99,共10页文玲 
前期罗兰·巴尔特关注符号的科学性、系统性,后期他重新审视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称符号学应该攻击西方文明的象征系统和语义系统,以非理性的文解构意义、科学、理性等同体物。然而,巴尔特不自觉地采取了理性的分析法以操作文。我们不...
关键词:理性 非理性  命名 分类 
巴尔特到中国:有关“俗套”的符号学思想——序罗兰·巴尔特《中国行日记》译本
《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4期24-35,共12页张智庭 
该文结合“俗套”的历史概念,介绍了罗兰·巴尔特在《中国行日记》和在其多部著述中有关“俗套”的符号学思想,并对于相关符号学术语做了阐述。
关键词:俗套 多格扎 砖块 能指 所指 
罗兰·巴尔特的互文性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
《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张智庭 
最近,我完成了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公学的讲稿《如何共同生活》(Comment vivre ensemble)的翻译工作。结合他此后的两部讲稿和同期出版的《恋人絮语》(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一书的情...
关键词:互文性 巴尔特 理论与实践 罗兰 文艺理论家 共同生活 翻译工作 实践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