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新诗

作品数:319被引量:3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方长安颜同林王建青王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初期的窘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卓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作为汉学概念的关联思维研究”(19BZW030)成果。
艺术歌曲是一种诗乐交融的西方声乐体裁,诞生并繁荣于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时期。它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浪潮进入中国,是新文化运动音乐变革的产物。中国艺术歌曲一经诞生,就因白话新诗难以谱曲,音乐家逆向选择被新文化摒弃的古典诗词而陷入...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艺术歌曲 音乐性 古典诗歌 白话新诗 
在学堂乐歌与白话新诗之间——成都“草堂—孤吟”诗群的“在地性”研究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0年第6期110-116,共7页谢君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YJC751050。
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的提出基于对现代文明“中心意识”和传统“地域文学”的反思,需要对文本背后“地”与“人”的互动关系进行再认识。1920年代初成都的“草堂—孤吟”诗群提供了生动的研究例证:首先,诗群代表人物叶伯和及其《...
关键词:学堂乐歌 白话新诗 “草堂—孤吟”诗群 在地性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堂乐歌——以白话新诗的发生为考察维度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第5期20-26,44,共8页谢君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50)阶段性成果。
白话新诗的发生存在丰富的整合维度,在近代学校音乐背景下诞生的学堂乐歌是其中极具诗体价值的部分。这些乐歌将古典诗歌元素、译介词汇元素与儿童歌谣等丰富的语言形态都整合到音乐旋律的麾下,如果从新诗视角加以考察,其实就是对多重...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堂乐歌 白话新诗 抒写心态 集体演唱 
千年古镇 云间风流——白蕉与张堰往事杂述
《书与画》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余思彦 
近代以来华洋交错的上海滩,也是艺术家的"大码头"。他们或者崇尚西洋,或者直追古人,或者融会东西,成就了色彩斑斓的海派文化。"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大变局中,难能可贵的是,还...
关键词:白话新诗 千年古镇 
阮章竞谈民歌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5期61-63,共3页阮章竞 
本文是当代著名诗人阮章竞1992年4月在同仁医院住院期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而作,原稿曾寄《文艺报》,因觉不理想又追回。1993年6月修改后,拟用以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仍因不理想而放弃。我们看到这...
关键词:《文艺报》 文艺创作 古典诗词 当代著名诗人 同仁医院 新体诗 青年诗人 《讲话》 诗词创作 白话新诗 
从音乐到格律——论白话新诗视野下的学堂乐歌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7年第3期38-47,共10页谢君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自选项目成果
中国学堂乐歌在清末民初对西方音乐旋律的借鉴,使得歌词产生文字层面的新格律,如果将其纳入白话新诗的视野,可以看出这些歌词已经初步具备新诗的诸种特征。其中的转换方式和途径值得梳理与分析:首先,西式旋律为文字提供宽阔的容纳空间,...
关键词:学堂乐歌 白话新诗 曾志忞 沈心工 学校唱歌集 复沓 《尝试集》 钱仁康 倚声 萧友梅 
披沙拣金铸妙词——金沙歌词浅谈
《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22期106-108,共3页谢子元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由金沙作词、黎晓阳作曲的歌曲《湘江飞出一首歌》获此殊荣。我在为两位艺术家喝彩的同时,更愿把多年来欣赏金沙歌词作品的美妙感受公诸同好。
关键词:诗歌发展史 词作家 精神文明建设 一般属性 韵律感 诗人艾青 替代品种 词家 壶瓶山 白话新诗 
现代歌词学建构的几个关键词(上)
《词刊》2013年第6期60-63,共4页陈煜斓 
现代歌词是一种生命力最顽强的通俗文学。它一方面活跃在民歌民谣之中,成为民间文学的主流而延续不断,另一方面在文人创作中,由与新诗互相取长补短,到逐步地与新诗分离,发展成兼有诗与歌双重美感的新的文学样式。然而,百年来,现代歌词...
关键词:歌词创作 人类心理活动 大调式 白话新诗 理性思维能力 那就是我 中元音 文体学 语义性 音响形象 
民歌——现代白话新诗的一个生长点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67-69,共3页何琴英 
民歌因其先天的普适性和群众性,为诗歌拓展了一条常变常新的道路。本文试图通过对民歌在现代白话新诗生发道路上所起重要作用的粗略梳理,提醒当今诗坛不要忽略对民歌的学习、借鉴,并以此为媒介关注民众生活、民众审美情感,让诗歌真正走...
关键词:民歌 人文关怀 民众生活 审美情感 白话新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