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

作品数:1171被引量:176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王晓升刘召峰孙亮仰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动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拜物教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21年第10期36-44,共9页王荣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本论》中的发展理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1DZXJ01)的阶段性成果。
拜物教批判完整地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因此,它是继续深化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首先,基于拜物教批判研究马克思对"终极实在"观的变革,可以对当下学界过于宏观的研究思路作出视域上的补充,也可以使马克思对"终...
关键词:拜物教批判 “终极实在”观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哲学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论证——从“商品语言”到“政治语言”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18年第3期23-29,共7页王时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项目"<资本论>的政治哲学阐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在"价值形式"的演变中对"货币之谜"的批判性考察,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的秘密,而且确立了科学的"货币"观。如果能将马克思的"商品语言"转述为"政治语言",将马克思破解"货币之谜"的方法切入近代以来的"政治正当性...
关键词:货币 商品拜物教 社会契约论 政治正当性 
意识形态的“物”化与“物”的意识形态化——资本主义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状况分析被引量:5
《哲学动态》2016年第12期5-11,共7页王晓升 
意识形态属于一种观念的体系。但是,阿尔都塞认为,这种观念的体系具有物质的形态,可以被"物"化在人们的日常行动中。当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阶段,国家的干预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传统界限被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行为不仅...
关键词:意识形态 拜物教 后现代社会 时尚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自然法”概念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5年第2期34-40,共7页孙亮 
马克思的法律思想与自然法学说的关系在当代有不同的看法,分歧的关键是在什么背景下理解法律。马克思区分了事物化与物化的概念,现代法律不应是物化背景下的财产权为基础的体系,不应以此批判当代社会中盛行的物化基础上的正义、公正等...
关键词:自然法 拜物教 物化 事物化 
巴迪欧的“哲学宣言”——终结“哲学的终结”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14年第2期36-42,共7页欧阳谦 
今天似乎进人了一个“舆论统治”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舆论拜物教”的时代。这种“舆论拜物教”的座右铭就是:一切主张似乎都是正确的。你有你的主张,我有我的主张,他有他的主张。大家的主张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因而彼此之间根本...
关键词:哲学 宣言 多元文化主义 拜物教 主张 舆论 统治 真理 
人的尊严与人的异化被引量:8
《哲学动态》2012年第3期77-82,共6页成海鹰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文学欣赏伦理研究"项目(2010YBB009)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生活中,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表现,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尊严问题;社会理想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捍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的这种特点,使尊严问题在当今时代具有一种现实的敏感性。究竟是什么导致人的尊严丧失?马克...
关键词:人的尊严 人的异化 社会矛盾 社会生活 商品拜物教 社会冲突 社会理想 异化劳动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逻辑及启示被引量:3
《哲学动态》2010年第12期21-25,共5页李怀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09CZX002)
就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维度来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人本主义的主体性话语来批判斯密、李嘉图所肯定的社会经济现实,这是一种人学现象学的批判立场,这一批判逻辑到了《评李斯特》最终被解构。
关键词:社会批判理论 理论逻辑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拜物教 人本主义 经济现实 批判立场 
拜物教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被引量:8
《哲学动态》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戈士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04BZX010)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拜物教 概念 语境 物质生活 早期资本主义 《资本论》 社会生活 
商品交换与社会的同质化被引量:6
《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9-14,共6页仰海峰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 商品交换 同质化 交换价值 商品拜物教 社会形式 商品体系 商品分析 
国外对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研究
《哲学动态》1981年第3期7-10,共4页潘家森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异化问题,并促进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提供这份材料。这份材料取材于有关文章的1978年至1980年间的汉译,原文写作时间可上溯至这个世纪的三十年代。
关键词:异化现象 青年马克思 自我异化 异化理论 概念 马克思主义 相分离 物化学说 客观化 商品拜物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