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封建半殖民地

作品数:851被引量:53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毅武李钢李平华友根陶良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新文艺与中国共产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作
《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5-12,共8页张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但使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跃向社会主义社会 ,也使我国的旧文艺急剧转变为新文艺 ,并且开辟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可以说 ,走向现代的我国新文艺从一开头就是在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
关键词:新文艺 文坛 作家 半封建半殖民地 现代 开头 知识分子 纪念 印记 艺术家 
当代文学与传统审美心理
《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147-148,共2页张玉能 
审美传统确确实实好象是人们无法摆脱的魔圈,是人们头顶上张开的无形无影的恢恢罗网,或者就是人们生存空间和时间中的一个审美动力场,即使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冲刷,哪怕你是一个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它依然在释放它的魔力,隐隐地发生着作...
关键词:审美心理 当代文学 审美意识 中华民族 审美活动 半封建半殖民地 审美传统 文学艺术 性质变化 血缘关系 
比较不应该成为比附被引量:3
《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117-119,113,共4页张海珊 
比较的方法无疑是文化研究的一种科学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在三十年代,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跟随着欧洲文化中心论思想,从欧洲输入到中国来的,这就使得中国人在掌握这种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局限,不可...
关键词:诗言志 文化研究 柏拉图 半封建半殖民地 文化中心论 普罗米修斯 三十年代 希腊神话 研究方法 知识分子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老舍被引量:3
《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103-113,共11页韩经太 李辉 
可以说,任何一位有成就的现代作家,都以其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为新文学的历史提供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因此,把其中一位突出到历史的前台,而将其他人推向背景深处时。
关键词:老舍 中国新文学 文学世界 民族文化意识 现代作家 民族意识 五四时代 文学个性 半封建半殖民地 历史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下)被引量:3
《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25-38,共14页董易 
一怎样看待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怎样分析他的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郁达夫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的价值,对于这些问题。
关键词:郁达夫 小说创作 新文学 文学作品 半封建半殖民地 文学革命 零余者 思想内容 鲁迅 中国人民 
“文明”,还是罪恶?——讀《文明地獄》
《文学评论》1965年第4期65-67,共3页张家鈞 
資产阶級的阶級本性是极端貪婪、野蛮的。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資产阶級在殘酷地掠夺工人劳动剩余价值时,有的采取带有封建性的野蛮方式,有的抄襲一些欧美資本主义的“文明”方法。《文明地獄》就是暴露和批判后一种类型的資...
关键词:文明 半封建半殖民地 工人 罪恶 剩余价值 本性 压榨工 封建性 形象 社会主义 
论《伤逝》被引量:4
《文学评论》1964年第1期21-40,共20页于维洛 
鲁迅在五四运动发生的一九一九年写的一篇杂感录里对于青年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所遭受的旧婚姻的痛苦和缺乏爱情幸福的苦闷表现出巨大的同情。他说:“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
关键词:个性解放 子君 婚姻自由 涓生 爱情悲剧 鲁迅 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压迫 民主革命思想 社会制度 
《中国近代文学史稿》
《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122-125,共4页王双启 
复旦大学中文系1956级同学编写的《中国近代文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已经出版了,这是继北大、复旦等校的同学们完成了几部文学史、诗歌史、小说史之后的又一个可喜的收获。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于《史稿》的作者们深入学习了毛主席的...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 文学史著 毛泽东同志 文学现象 帝国主义 半封建半殖民地 改良主义 优秀作品 近百年 批判继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