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官话

作品数:114被引量:66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宋洪民刘勋宁侍建国崔荣昌王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也谈近代汉语中副词“白”的一种词义及用法被引量:4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70-71,共2页侯友兰 
<正> 马思周、潘慎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白”》(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6期)里说:“近代汉语的北方官话(口语)中有一个副词‘白’,大约等于书面语的‘竟’、表示意外的转折。其语法特点是,只用于否定句,修饰‘...
关键词:近代汉语 红楼梦 副词 中国语文 否定句 金瓶梅词话 用法 语法特点 北方官话 词义研究 
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被引量:4
《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21-26,共6页史继忠 
环球之中,汉族最大,在世界众多的民族里,唯有汉族人口超过10亿。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为10.424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0%以上。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
关键词:汉族人口 历史地位 少数民族 民族大融合 汉文化 民族融合 各民族 地主经济 多民族国家 北方官话 
六朝时期南京方言的演变被引量:4
《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28-30,27,共4页卢海鸣 
南京地处“吴头楚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南京的兴衰起伏,使这里的方言发生了巨大转变,不再是单纯的吴侬软语,而是一个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北方官话.目前,我国汉语语言共包括七大方言.即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
关键词:吴语 南京方言 北方话 六朝时期 建康 北人 北方官话 建业 吴声歌曲 王导 
柳州方言语言地理过渡性浅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70-73,共4页黎江影 
柳州别名龙城,位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市区人口50多万,是广西第二大城市。柳州市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活跃,是近年来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明星城市之一。柳州地理位置重要,水路沿柳江、黔江、浔江、西江而下,可以直达梧州、广...
关键词:柳州话 西南官话 柳州方言 北京话 北方方言 过渡性 零声母 北方官话 语音系统 粤方言 
北方官话语法之花——读《官话文法》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89-93,共5页杜皋 
《官话文法》(以下简称《文法》)是一部早期的现代北方官话语法著作。它出版于明治三十八(一九○五)年二月,再版于大正九(一九二○)年一月。发行所是东京市文求堂书店。定价金一圆二十钱。正文前标出作者姓名和地址:燕京张廷彦、西京田...
关键词:北方官话 语法学史 语法著作 语法单位 动字 《马氏文通》 “把”字句 田中庆太郎 九二○ 西京 
《老乞大》《朴通事》中的“但、只、就、便”被引量:3
《唐都学刊》1989年第1期82-89,71,共9页张文轩 
《老乞大》(以下简称《老》)、《朴通事》(以下简称《朴》)是元朝时候由朝鲜人写的汉语会话教材,明代有所修改,是为朝鲜人到中国经商办公事服务的,所据为当时北方官话。这两本书是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来源的宝贵资料。本文谈的是其中的...
关键词:老乞大 北方官话 汉语普通话 范围副词 现代汉语 条件连词 朝鲜人 双音词 承前省 限定范围 
平谷方言的语法特点被引量: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111-118,159,共9页陈淑静 
平谷是北京东北面的一个远郊县,县城距京约七十公里。平谷方言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于本县及北邻兴隆(属河北)的大部地区、西邻密云(属北京)的一小部分地区。平谷方言是京郊各县方言中唯一不属于北京官话,而属于北方官话的(参见《方言》1...
关键词:语法特点 方言 北方官话 北京官话 语音 远郊县 北京话 《方言》 语气词 京郊 
《金瓶梅》所用方言的性质及考证被引量: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85-89,共5页董绍克 
《金瓶梅》一书对方言词语的运用不但数量多,而且水平高。研究该书使用的大量的方言词语,无论是对我国方言史的研究,还是对《金瓶梅》作者的考定,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金瓶梅》方言词语的研究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受到中外学者的重...
关键词:方言词语 现代方言 北方官话 混合方言 山东方言 考证 重要课题 性质 吴方言 意见 
东北方言中的反复问句被引量:7
《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71-72,共2页康瑞琮 
东北方言无论在语音方面,还是在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关于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朱德熙先生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VP不VP型反复问句在方言里的分布很广。
关键词:反复问句 东北方言 朱文 汉语方言 中国语文 词汇 语音 北方官话 东北地区 南北朝 
略论《韵略汇通》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78-81,共4页张玉来 
《韵略汇通》(以下简称《汇通》)是历史上一部重要的韵书,多年来不为人重视,在当今学术昌明之世,整理研究这份遗产乃学术之急。这里约略讨论了《汇通》的几个问题,请同道指教。一、《汇通》的作者及成书过程《汇通》标为兰茂编次,毕拱...
关键词:韵略易通 兰茂 韵书 入声字 汇通 平分阴阳 北方官话 声调 语音系统 山东方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