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

作品数:219被引量:64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森夏凤梅王敌非涂海强汪维辉更多>>
相关机构:延边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本老乞大》中助词“者”与“著”功能比较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杜道流 
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老乞大》版本演变所现助词发展之研究”(SK2021ZD0052)。
“者”在《古本老乞大》中是个高频使用的助词,可在后世文献中却消失了。一般认为“者”为“著”本字,其消失是被“著”替代了。然而该书中“者”和“著”存在明显的分工,说明当时人们是运用了二者的语音差异来表达不同功能的,因此“者...
关键词:《古本老乞大》 助词   比较 
从《老乞大》四个版本看近代汉语助词“著(着)”的发展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杜安然 相宇剑 
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21ZD0052)。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
关键词:《老乞大》 近代汉语 助词 著(着) 
朝鲜时期汉语教材中“给”与“馈”的记音及其他——关于“给”读音的资料补充
《方言》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赵葵欣 
本文全面考察朝鲜时期汉语教材文版中“给”和“馈”的记音,指出在这些对音文献中给与义“给”与“馈”当时读音完全不同:“给”现实音读[tçi],而“馈”为[kəi]。朝鲜文献对“给”记音的处理,还显示了当时学者对给予义“给”直承中古缉...
关键词:朝汉对音   老乞大 朴通事 北京音 
“猠”字源流考——《老乞大》《朴通事》词汇研究之三
《语言研究》2023年第4期109-114,共6页朱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日、韩汉语音义文献集成与汉语音义学研究”(19ZDA318)。
古代朝鲜最流行的汉语教科书《老乞大》和《朴通事》的各种本子中都有一个“猠”字,关于“猠”的读音和语义意见不一,有待考订。元代文献中的“甸”,意思是鞣皮成革并染色,“猠”是晚出的替代“甸”的形声字。“猠”的现代汉语读音是去...
关键词:《老乞大》 《朴通事》 “猠” 读音 语义 源流 
《老乞大》四种版本语气副词比较探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76-84,共9页罗主宾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明清汉语副词的主观化研究”(17YBA237);湖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策略研究”(HN22JDZI0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研究”(RKJGY2230)。
《老乞大》四种版本依次反映了元、明、清三代语言的使用情况。对其中因用词不同而造成的异文进行比较,考察语气副词的更替演变,可以从侧面勾勒出元、明、清三代语言的发展变化。《老乞大》四种版本语气副词的历时更替,既能反映其词义...
关键词:老乞大 四种版本 语气副词 演变 
汉语教程《老乞大》教学内容探析
《汉字文化》2023年第19期90-92,共3页田苏荣 张剑平 
以《老乞大》的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分析得出其具有连贯的故事场景、丰富的社会生活、实用而多样的语言、切境的文化因素设置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当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教材编写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老乞大》 教学内容 国际中文教材 教学启示 
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管窥——以《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特用方言词比较为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张海媚 李俊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2-JCZD-3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21BYY010);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21GGJS054);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人文社科类)培育项目(SKTD2022-02);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Y519)。
《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系18世纪中叶南北代表性官话口语文献,同时而异域,通过比较二书特用方言词的使用情况表明:第一,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显著;第二,从词汇视角考察明清南北官话之争切实可行;第三,汉语普通话词汇是明清南北官...
关键词:白姓官话 老乞大新释 特用方言词 差异 
海外中国典籍的多语转写研究——以《清语老乞大》汉语—满文的朝鲜文转写为例
《东方语言学》2022年第2期17-25,共9页邵磊 多丽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族接触与文字变异”(19FMZB01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俄罗斯皇宫典藏中国瓷器研究”(18BG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接触促进语文互动,语文互动导致文字变异,这种现象即发生在朝、满、汉三民族的互动中。朝满对音书籍甚多,《清语老乞大》是最早的一批朝满对译资料。在转写满文时,朝鲜文的拼写法逐渐变得复杂,如将两个字母合二融一的字形,违背拼字...
关键词:民族接触 文字变异 域外汉籍 清语老乞大 朝鲜文转写 
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老乞大》句尾“有”字被引量:1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2期304-333,共30页晁瑞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明代语言规划史研究”(项目编号:20BYY060)的部分成果
《原本老乞大》句尾多“有”字,具有元代蒙汉语言接触痕迹。蒙古语表示“存在”和“领有”的动词a-/bu-类似于汉语动词“有”,这是双方语言适配的前提。由于蒙古语的存在动词是多功能语法虚词,因此元代汉语“有”功能繁多。通过对比分...
关键词:《老乞大》 “有”字 元代汉语 汉儿言语 语言接触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所收《忠义直言》作者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2年第2期99-99,共1页朱冶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收入《忠义直言》一书,不题作者,为朝鲜庚子字金属活字本。该书是继《老乞大》《朴通事》诸书之后研究朝鲜早期汉语教材的珍贵资料。崔宰荣、张斌推定《忠义直言》成书于洪武、永乐年间...
关键词:域外汉籍 朝鲜人 永乐年间 于洪武 金属活字 《朴通事》 《老乞大》 忠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