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文化

作品数:73被引量:11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木赵立彬彭林李建中高占祥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系统理念下幼儿园文化建设新思考——以本位文化系统建构为例被引量:2
《教育界》2023年第32期11-13,共3页陈月芳 
文化是幼儿园发展的灵魂和内生动力。幼儿园文化建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以系统观为指引,基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探索系统理念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路径。
关键词:系统理念 幼儿园文化建设 课程建设 
“尽书生报国之志”--天地玄黄中的学术坚守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2年第2期139-150,共12页沈洁 
20世纪30至4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学人,他们肩负着学术报国、救亡的时代责任,以纸笔为武器,并致力于民族精神的传扬和本位文化体系的构建。艰困赋予了时代亲历者、历史观察者更深刻的洞察力,使他们立足于“经世”与“民生”,其...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国现代学术 民族本位文化 学术中国化 经典 
“整理国故”与中国近代美术发展方向的影响研究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浦捷 王秀珂 
“整理国故”运动的中心是古籍整理,其核心在于体现和挖掘古籍的学术价值。这一运动也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刘海粟、林风眠等为代表的标榜“西方现代主义”的旗手,与陈师曾、黄宾虹这些中国“新传统文人绘画”的代...
关键词:国故运动 本位文化 科学 现实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 
“尽书生报国之志”——天地玄黄中的学术坚守
《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6期78-94,230,共18页沈洁 
20世纪30至4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学人,他们肩负着学术报国、救亡的时代责任,以纸笔为武器,并致力于民族精神的传扬和本位文化体系的构建。艰困赋予了时代亲历者、历史观察者更深刻的洞察力,使他们立足于"经世"与"民生",其作品...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国现代学术 民族本位文化 学术中国化 经典 
老舍小说中的文化他者寻找与本位文化反思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70-72,共3页徐月芬 
老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将以满清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视为“自我”,西方文化视为“他者”,深受康拉德的影响,老舍的文化理念中同样存在双重矛盾,他吸收并赞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人性解放的开化,同时又以一个深受传统儒...
关键词:文化他者 本位文化 民族中心主义 自傲与保守 
中华本位文化的重建与认同被引量:4
《人民论坛》2019年第36期134-135,共2页彭林 
经过近百年的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巨大成功并未及时转化为对于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认同。仍有一些人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天然正确,而忽视乃至忘却了自己文化的价值体系。没有对于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胡适与中国本位文化之争
《华中国学》2018年第1期135-145,共11页王仓仓 田海林 
1935年,'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所引发的'中国本位文化之争'是新文化运动后知识分子阶层针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而出现的一场学术思想运动。同时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知识界在一味引进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制度以后仍然...
关键词:胡适 本位文化 中西文化融合 全盘西化 
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自信及启示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49-158,共10页钟天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研究"(2018M63137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文化民族性诉求凸显,文化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诸如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热潮,文化自信与文化反省的讨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发起的新...
关键词:历史文化 文化自觉 民族精神 本位文化 新启蒙运动 
“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钱钟书《谈中国诗》解读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8年第4期48-53,共6页杭起义 
《谈中国诗》为钱钟书的演讲稿,也是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文论。它打通中西文化和人文学科,以通俗浅近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主要从中国诗的发展、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与西方诗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说明天下诗心文心...
关键词:中国诗 西洋诗 本位文化 打通 文化自信 
探索主体性:近代天下崩解后国家与文化的紧张——兼及“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期84-101,共18页罗志田 
近代西方意义上国家和文化观念的传入,使"何为中国"成为一个需要在世界性的眼光中重新回答的问题。随着"天下"的崩解,新兴的国家与文化衍成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师法西方以自救的进程中,是先拯救国家还是同时兼及文化,形成了民族主义...
关键词:国家与文化 世界眼光 民族论述 民族文化 中国与世界 本位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