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识别

作品数:28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太保张有明林奇李忠玉徐松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石油化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析化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GOx@GA@MIL-101金属有机骨架用于葡萄糖的快速比色识别
《无机化学学报》2023年第7期1407-1414,共8页张曼 孙旭建 张欢喜 高雪川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2019BS02010);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JY20220177);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No.BS201909)资助。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具有均匀的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然而,固定化酶由于较长响应时间或酶易泄漏的缺点阻碍了其应用。本研究选取类过氧化物酶MIL-101为载体,戊二醛(GA)为交联剂,通过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x...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 交联法 葡萄糖 比色法检测 级联反应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铜离子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1
《广东化工》2022年第23期73-75,共3页吕红 姜英豪 刘长俊 刘世娜 鲁敏 赵溪 黄磊 
皖西学院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水溶性偶氮基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WXZR2020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wxxy2021043、wxxy2021035)资助。
本文以间苯二酚和3,5-二氨基-1,2,4-三氮唑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和偶合反应制备得到一种偶氮化合物P,该探针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制备,产率较高。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1HNMR核磁共振仪表征了其化学结构,表征数据符合结构分析。该化合...
关键词:间苯二酚 3 5-二氨基-1 2 4-三氮唑 偶氮化合物 比色识别 CU2+ 
一种可检测神经性毒剂的新型比色探针
《分析试验室》2022年第6期643-647,共5页张鑫月 岑金凤 石桂炎 白云 李明珠 孙铭学 肖凯 王先友 孟文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01869);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项目(GWV-10.2-YQ1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77700);海军医学系青年人才培育课题培育计划项目(HL20JD2507)资助。
从实验室自建的化合物库中筛选出2个可检测神经毒剂的比色探针Z1,Z2。紫外光谱实验表明Z1,Z2的紫外吸收波长分别为424,446 nm;加入神经性毒剂模拟剂后,Z1,Z2的紫外吸收波长分别红移至556,542 nm,在3 s以内观察到颜色的显著变化,可实现...
关键词:神经毒剂 探针 比色识别 
2-肼基苯并噻唑衍生物比色识别Cu^(2+)
《皖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70-74,共5页黄磊 周贤亚 包磊 陈宇 姜英豪 李超 胡雨阳 
皖西学院自然科学重点项目(WXZR202117);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110376063,S202110376036,wxxy2021028,wxxy2020039)。
以2-肼基苯并噻唑为母体,通过分别与二苯乙二酮、9,10-菲二酮缩合反应合成了探针L1和L2,并通过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实验研究表明:在乙腈溶剂中探针L2能够在更长波长下选择性、灵敏性地识别Cu^(2+),L2光谱检测限0.8 μmol...
关键词:2-肼基苯并噻唑 Cu^(2+) 比色识别 
PNTU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Hg^(2+)的含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1年第8期682-687,共6页刘丹 陈安银 向文军 颜爽 杨雄 
四川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8JY0299);四川省达州市科技局项目(20YYJC0001);四川省特色植物开发与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TSZW2009);四川文理学院水处理研究专项(2018SCL005Y)。
制备了一种硫脲分子PNTU探针,基于其对Hg^(2+)的专一性比色识别,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Hg^(2+)含量的方法。在4-溴-1,8-萘酐的乙醇溶液中,逐滴加入2 mL 80%(质量分数)水合肼溶液,反应完成后,经抽滤,乙醇、水洗涤后干燥,再加入10 mL吡咯烷...
关键词:荧光猝灭法 Hg2+ 比色识别 PNTU探针 检测试纸 
氨基卟啉对酸性氨基酸的识别研究被引量:1
《广东化工》2020年第18期19-21,共3页霍燕芳 刘莉 张娜娜 吴倩 韩立坤 
潍坊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0BS18)。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而且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对于氨基酸的识别已有相关报道,但大多为碱性氨基酸的识别,而对酸性氨基酸的选择性识别还鲜有报道。本文主要...
关键词:卟啉 氨基卟啉 氨基酸 比色识别 
基于萘-咟啶鎓受体分子的合成及其对F^-的特性识别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期372-378,391,共8页董智云 贾佳 王拾梅 席福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01137);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经费资助项目(2019)。
设计合成了基于萘-咟啶鎓的受体分子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分子1对9种常见的阴离子(F^-、CI^-、Br-、I^-、CH3COO^-、HSO4^-、H2PO4^-、ClO4^-、NO3^-)的识别性能.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可选择性的识别F^-,在紫外-可见...
关键词:咟啶 氟离子 比色识别 荧光探针 
均三嗪衍生物比色识别Cu^2+及荧光识别Zn^2+被引量:2
《化工进展》2020年第8期3287-3292,共6页李丽妹 王梅阁 杨秋生 段中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3045)。
以对氨基苯腈、邻叔丁基苯酚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有均三嗪对称结构的离子探针1和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质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确认其结构。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两种手段分别考察了探针...
关键词:均三嗪 裸眼识别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配合物 选择性 
D-π-A型偶氮苯酚探针对氟离子的比色识别被引量:1
《化学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6期924-932,共9页宋秀美 余彪 何清运 席艳杰 韩冰 冯宗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05125)资助;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03)资助。
设计合成系列D-π-A偶氮苯酚探针,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F^-、Cl^-、Br^-、I^-、HSO4^-、H2PO4^-、NO3^-和AcO^-阴离子进行识别,考察探针电子结构和空间位阻对F^-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腈中P1~P4对F^-能选择性地识别,检测限达到0....
关键词:偶氮苯酚 比色法 探针 氟离子 
基于偶氮苯酚类的比色传感器识别阴离子被引量:2
《应用化学》2019年第12期1447-1455,共9页林声声 何清运 周嘉敏 招铭朋 冯宗财 余彪 宋秀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5125);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0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579701)资助~~
设计合成了3个含酚羟基数量不同的偶氮苯化合物S1、S2和S3作为传感分子,研究S1、S2和S3对阴离子的比色识别,并探讨传感分子的结构与识别阴离子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传感分子S1、S2和S3对F-、H2PO4-和Ac O-比色识别灵敏度高。在CH3C...
关键词:偶氮苯 比色识别 阴离子 化学传感器 酚羟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