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政

作品数:214被引量:49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汪洪亮段金生马国君封磊裴杰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边言边:一个中层边官对民国边疆与边政的参与式观察
《青海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85-197,共13页汪洪亮 刘阳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22JZD035)。
高长柱长期从事国民政府边务工作,履职多个边政部门,经历多次重大边政事件,是我们考察民国西部边疆事务的一个重要样本。通过1930年代一个中层军政官吏眼中的边疆与边政,我们可以管窥时人对民国边疆与边政的观察与见解。文章在重建高长...
关键词:边官与边政 高长柱 民国边政 边疆建设 
回应时代的学术:从《边政公论》看1940年代中国学人的边政观
《民族学刊》2024年第12期68-77,149,共11页汪洪亮 李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22JZD03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的边疆学学科建构与边疆研究”(22AZS017)的阶段性成果。
《边政公论》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边疆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其创刊与中国边政学会的成立是民国边政学潮流中的标志性事件。抗战时期高校内迁,边疆研究复兴。大批学者将其实地调查及研究边疆的成果发表在《边政公论》,对于时人了解和关怀...
关键词:中华民族建构 边政建设 《边政公论》 
清末民初中央边政机构的转型争议
《新华文摘》2024年第17期162-162,共1页
杨思机在《学术研究》2024年第5期撰文指出,清朝对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分而治之,至18世纪形成理藩院和将军、都统、大臣两大系统。随着藩部“内地化”的历史演进,为了应对列强侵略,晚清政府主动撤藩建省,谋求边疆治理与内地“一...
关键词:理藩院 北京临时政府 外来侵略 列强侵略 晚清政府 蒙藏院 内地化 《学术研究》 
“为政在人”:民国时期云南边政人员研究
《思想战线》2024年第4期82-96,共15页罗群 张燕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上边疆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历程及其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20&ZD215)。
在民国开发边疆、改革边政的共识与努力下,从中央到地方,强化边疆行政管理,颁行政策法规,设立各级边疆行政机构,任用边地行政人员,着眼于推进边政建设与边疆开发的现代化。边政人选关系民心向背及国防外交,而云南地方政府在对边政人员...
关键词:边政 边地行政人员 “为政在人” 
清末民初中央边政机构的转型争议
《学术研究》2024年第5期135-153,共19页杨思机 
清末民初中央政府边疆管理体制转型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基本宗旨是按照撤藩建省的治边方略,转变皇权理藩衙署为民族国家专职机关,重建大一统多民族主权国家。作为宗藩体制象征和藩务枢纽总汇的理藩院如何妥善安置,厥为核心环节。其改...
关键词:大一统 边疆 边政 理藩 蒙藏 
民国时期边政人才培养的缩影:蒙藏政治训练班及其季刊研究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6-13,共8页马睿 群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国家认同视域的民国涉藏报刊藏文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20CMZ01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印度国家档案馆近代涉藏档案的整理与研究”(22CMZ032)。
20世纪30年代初,为应民族危机加深及边疆不靖的局面,国民政府开设了多所边疆语文教育机构,蒙藏委员会蒙藏政治训练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利用同一时期相关文献还原蒙藏政治训练班及其所办刊物《蒙藏委员会蒙藏政治训练班季刊》的历史样...
关键词:蒙藏政治训练班 季刊 边政人才 边疆调查 
边政、市场与盐政——清前期鄂尔多斯、阿拉善食盐内输管理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4年第2期24-35,共12页李璐男 
贵州省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清代盐政与边疆治理研究”(批准号:21GZGX17)阶段性成果之一。
清前期的边政、市场与盐政互相交织,互相影响。鄂尔多斯和阿拉善虽都属蒙古部族,但因两者所处边地局势不同,其对口内食盐市场和盐政的影响各异,清廷对其食盐内输的管理政策也有所不同。早在顺治年间,清廷即允许鄂尔多斯所产食盐在口内流...
关键词:清朝 边政 盐政 内输 市场 
为“统一”立法,为“多元”阐释——近代中国边政学兴起背景下的“新疆”观念及其知识形塑
《开放时代》2024年第1期117-129,M0006,M0007,共15页龙其鑫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政策宣传的经验及启示”(项目编号:GD22YDS02)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边政研究兴起,为当时国人普及了新疆作为中国内陆边疆的史地和地缘知识,以往对于新疆的“边地”“塞外之塞外”的印象逐渐得以破除,而“亚欧大陆枢纽”“国防大后方”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交通线”等形象较成...
关键词:近代中国 边政学 “新疆”观念 知识形塑 
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被引量: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汪洪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22JZD035)。
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边疆”的界定除了基于政治与地理意义外,更多考察其“文化”元素,普遍认为如不从“文化”着眼,无法道尽“边疆的涵义”。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边疆”,形成了“中国边疆”独特的“边疆性”,由此中国边政内涵也极...
关键词:中国式边疆 中国式边政 “边疆性”与“文化” 边疆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学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脉络被引量:1
《民族研究》2023年第6期37-53,M0003,共18页周传斌 宋盼盼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甘宁青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状的民族志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2JJD850003);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北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经验与发展趋势”(项目编号:2023jbkyjd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学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经历了晚清西北学、民国边政学、新中国民族学三个阶段,除了受到欧美人类学、苏联民族学等外来学术影响之外,也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上。对民族学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独特发展脉...
关键词:民族学 西北学 边政学 西北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