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

作品数:1492被引量:123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维王志祥潘庸鲁于志刚张明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检察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精准分类处理问题研究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潘牧原 
处理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应立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最有利未成年人原则”出发,同时结合各未成年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具体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地位作用等精准认定其犯罪性质及情节,努力分清罪责,实现罚...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抢劫罪 精准分类处理 宽严相济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中“编造虚假信息”的界定被引量:3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8期70-73,共4页张磊 俞小海 
一、基本案情朱某某、郝某某均在某县承包鱼塘,明知与某镇某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应自行拆除附近自建房屋等建筑物,二人拒不拆除。为获得政府拆迁赔偿,朱、郝两人欲共同制作燃烧瓶、使用手机录制视频通过网络传播,起哄闹事,...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 土地承包 信息网络 某镇 啤酒瓶 拆迁赔偿 网络传播 虚假信息 
利用职务之便转移他人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资金的行为定性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6期64-65,共2页钱国 唐跃忠 
一、案情简介小李因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而其随身携带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也依法被公安机关扣押。民警洪某系该案承办人并保管扣押物品,但其通过小李被扣押的物品重置密码,将小李在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关键词:取保候审 第三方支付平台 寻衅滋事 行为定性 账户资金 身份证 支付宝 银行卡 
私占公共空间收取停车费的行为定性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4期31-38,共8页孙春雨 
从定性角度考量,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私自占有公共空间收取停车费的行为,应当秉持谦抑原则,予以行政处罚;确需动用刑罚的,应以诈骗罪处罚,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立足于社会治理的视角,应从完善立法入手,构建立法、执法、...
关键词:私收停车费 诈骗 寻衅滋事 社会治理 
涉恶犯罪罪名及“情节严重”的准确认定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22期75-77,共3页石魏 
"恶势力"的成立要求满足在首要分子或主犯纠集下可随时聚集的组织特征、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多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特征和对当地某一领域、行业造成恶劣影响的危害性特征。被告人持砖拦截车辆、索取钱财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还是寻衅...
关键词:恶势力 情节严重 寻衅滋事 
“网络套路贷”案件定性评析——以温岭“4.26特大网络套路贷”案为视角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16期17-20,共4页陈斌 
司法实务中对“套路贷”案件特别是“网络套路贷”案件的定性争议很大.“套路贷”案件的定罪思路主要是看犯罪嫌疑人是通过何种行为实现其非法占有目的,常见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虚假债务+胁迫型催讨,另一种是虚假债务+诉讼诈骗型催讨....
关键词:套路贷 寻衅滋事罪 非法经营罪 敲诈勒索罪 诈骗罪 
聚众斗殴罪犯罪构成的全局性考量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10期28-32,共5页张兵 马诗清 
对于聚众斗殴罪犯罪构成的具体判断,要以聚众斗殴罪的着手为切入点,以全局性的视角加以考量聚众斗殴罪的着手应以聚众行为基本完成且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准备斗殴为标准'双方在已经完成纠集众人的“聚众”行为,但因警察巡逻或其他意外因素...
关键词:聚众斗殴罪 着手 寻衅滋事罪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8期55-57,共3页项婷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赵某系进城务工人员,因原住乡村的草原渔海承包权问题与村集体及其他村民存在纠纷,于2002年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两级法院终审判决其败诉。赵某对生效判决不满,企图利用新闻媒体制造舆论给政府施压以达到个人目的。
关键词:寻衅滋事犯罪 信息网络 进城务工人员 人民法院 终审判决 生效判决 新闻媒体 被告人 
为泄愤殴打他人并强抢钱财如何定性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10期79-79,共1页胡娜娜 
[案情]李某(女,17岁)与刘某(女,17岁)系朋友关系。2017年9月14日凌晨,李某邀刘某、周某(女,19岁)、朱某(女,17岁)等人一起喝啤酒、吃宵夜,刘某与周某、朱某系初次见面。席间李某想起刘某背后说自己坏话,便欲教训刘某,并将此想...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构成要件 抢劫罪 强拿硬要 定罪处罚 
住宅门口辱骂恐吓他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6期77-77,共1页李清伟 
[案情]被告人孙某因对被害人高甲享有债权,于2013年1月20日至2013年2月7日多次打电话、发短信对高甲进行辱骂、威胁、恐吓。2013年2月8日,孙某被当地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七日。被行政处罚后,孙某多次驾车拦截被害人高甲儿子高乙驾驶的车辆,...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社会秩序 被告人 被害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