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P

作品数:14被引量:11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永忠刘正光李华勇刘润清王玉英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研究》《外语与翻译》《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概念框架视角下Vi+NP结构分析
《山海经》2021年第18期0290-0291,共2页鲍明珠 
认知语义模式下,Vi+NP由致使概念结构和动作概念结构整合而成,二者互相连通,因此出现这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语义结构之间错位的表达形式。Vi+NP的概念化过程存在力的传导,动作动词Vi的动作力或影响力传递给致使结构的隐性V,进而具有对NP...
关键词:Vi+NP结构 致使概念结构 动作概念结构 处置义 
轻动词理论下汉语NP_1+Vi+NP_2存现句句法分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年第8期77-79,共3页张宏丽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比较特殊的现象。NP1+Vi+NP2句式主要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类句式中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都带了宾语。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中轻动词理论对这两类句式进行新的探究...
关键词:HP1+Vi+NP2存在句 隐现句轻动词理论 
Vi+NP句式的非范畴化及其语用构建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57-161,共5页甘莉 刘正光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WLH02)
Vi+NP意为不及物动词后接名词或名词词组,历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尚未得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运用非范畴化理论对Vi+NP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Vi+NP句式的非范畴化的剖析,掌握Vi+NP句式的非范畴化...
关键词:VI+NP 非范畴化 语用构建 
“跑+NP”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分析被引量:3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年第3期55-58,共4页陈妮妮 杨廷君 
现代汉语中"跑+NP"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比比皆是,如"跑业务""飞北京""坐板凳"等。"跑""飞""坐"作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构成了"vi+NP"结构。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运用生成语法中的轻动词移位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并从词库表征和语...
关键词:“vi+NP” 词库表征 轻动词移位理论 语体特点 经济原则 
NP1+Vi+NP2句式的经验意义分析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97-102,共6页梁如娥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对NP1+Vi+NP2句式进行分析,发现该句式主要出现在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中。该句式也是概念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上,有时会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
关键词:NP1 +Vi+NP2 经验意义 概念隐喻 
同源宾语构式“Vi+NP”的及物化及其认知解释被引量: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40-143,共4页肖素英 李振中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054);湖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9YBB051)
同源宾语构式"Vi+NP"的及物化是"Vi"由词库词向句法词转变所引起的句法结果;该构式的及物化以Vt+NP构式为原型;该构式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固化之后,成为及物动词后接同源宾语的原型;该构式的类型学意义是,在语言演变过程当中,语言表达...
关键词:同源宾语构式"Vi+NP" 及物化 认知解释 类型学意义 
Vi+NP的多维解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143-144,153,共3页李华勇 
四川文理学院研究项目(2010B16R)
Vi+NP在国内外的语言学界是一个探讨得比较多但仍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释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动态范畴理论(Dynamic Theory)、去范畴化理论(Decategorization Theory)和基于使用的理论(Usage-bas...
关键词:VI+NP 原型范畴 去范畴化理论 基于使用的理论 表达经济性 
Vi+NP构式的认知分析——以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被引量:1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7-130,共4页李华勇 
四川文理学院研究项目"语言的非范畴化: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编号:2010B16R)阶段性成果之一
Vi+NP构式在国内外语言学界是一个探讨得比较多但又难以获得令人满意解释的问题。以去范畴化理论(Decategorization Theory)为指导,从认知视角深入探讨Vi+NP构式的三个问题:Vi+NP构式的本质特征,产生Vi+NP构式的动力和内在机制,Vi+NP构...
关键词:Vi+NP构式 去范畴化理论 表达经济性 
vP壳理论与汉语中的Vi+NP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年第10期227-227,共1页王珍 
按照传统语法,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但是在汉语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及物动词带宾语(Vi+NP)结构。本文将根据Chomsky最简方案理论中的vP壳理论来试析汉语中某些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的句法成因。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宾语 vP壳理论 最简方案 
NP_1+Vi+NP2结构中动词的配价问题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07年第3期102-106,共5页张莲 王玉英 
配价是动词或名词等所具有的联结其它句子成分的能力。动词的语义指向和与动词同现成分之间的选择限制关系构成动词的句法潜力。配价语法家的特殊贡献就在于对动词在这种句法潜力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个体动词不同的句法潜力如何彼此关联...
关键词:配价 NP +Vi+NP 结构 语义指向 选择限制关系 表层结构 基本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