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

作品数:24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敏慧邓晓东卢临节南治国赵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雨露风》《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书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永远的“湘西世界”
《书屋》2023年第2期66-68,共3页周思明 
许是读研时曾以沈从文研究为毕业论文专题的缘故,之后我对沈从文总是念念不忘,《沈从文小说精品》也是我经常会翻阅的文学经典之一。《沈从文小说精品》选收了沈先生的重要小说《柏子》《萧萧》《绅士的太太》《三三》等三十一个短篇,...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 湘西世界 文学经典 阿黑小史 《萧萧》 《三三》 《柏子》 沈从文研究 
生命的欢乐与悲凉——论沈从文小说《柏子》
《雨露风》2021年第12期24-26,共3页张琪心 
小说《柏子》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名辛苦劳作的水手柏子与辰河岸边的妓女在夜晚陶醉于男欢女爱,纵情欢乐,释放生命热情的故事。沈从文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对湘西世界的底层生命进行抒写,一方面赞扬他们强悍的生命活力与自然、朴...
关键词:沈从文 生命 悲悯 
爱与痛的边地——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中国农村金融》2019年第19期111-112,共2页卢浩 
沈从文作为上世纪30年代京派作家群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理想。在沈从文的文学世界里,他始终以乡下人自居,所写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乡土生活为背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萧萧》《边城》《三三》《柏子》等。沈从文作为一...
关键词:《边城》 沈从文 乡土生活 30年代 文学理想 文学风格 文学世界 《柏子》 
情节类型视角下的沈从文《柏子》英译本对比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51-156,共6页尹子悦 韩江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038)
沈从文短篇小说《柏子》的英译本有斯诺译本和许芥煜译本两个版本,通过对比研读后发现其故事情节类型存在着线型与非线型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又造成了两译本中"柏子"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类人"和作为"个体"的不同;通过进一步探究发现,译本...
关键词:《柏子》 情节 斯诺 许芥煜 
“贴着生活写”——论沈从文小说《丈夫》《柏子》中的爱欲与悲凉被引量:1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蒋成浩 
沈从文秉承着"贴着生活写"的写作理念在他的小说中建构了湘西世界,成为其展现人性的试验场,他以不同于同时期"主流"文坛的另一种"真实"来书写人性。在触及湘西芸芸众生"非常态"的"常态"生活中,又隐含着许多情感的悖论,一方面是对湘西底...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世界 乡土书写 
斯诺和许芥昱翻译风格对比研究——以沈从文的《柏子》为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余涵彬 
不同的译者在翻译同一部作品时,二者的翻译语言特征会呈现异同点。该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微观语言特征入手,分别从字词、句子和段落三个维度对比《柏子》斯诺(1936)译本和许芥昱(1981)译本的翻译风格,侧重文本分析,旨在揭示语言...
关键词:翻译风格 语言特征 《柏子》 斯诺 许芥昱 
从沈从文《柏子》英译本结尾说起——埃德加·斯诺对《活的中国》的翻译改写及原因探究
《文化与诗学》2018年第2期256-268,共13页陈岚 
斯诺翻译沈从文短篇小说《柏子》时,删掉原作的结尾,代之以自创的结尾。有学者认为,斯诺对中国现代文学所持的轻视观点,潜意识里高人一等的美国记者身份及立场加上当时翻译的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边缘地位,使斯诺在翻译《柏子》有一种...
关键词:左翼文学 改写 斯诺 《活的中国》 
《伊豆的舞女》与《柏子》比较研究
《文学教育》2017年第4期28-29,共2页田雪君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两位文学大师的小说都有着轻灵清澈、淳朴温厚的特点,他们二人同样热衷于歌颂尚未被工业文明所吞噬的自然风光和原始淳朴的自然美,两人在艺术风格和美学倾向上颇有相近之处。《伊豆的舞女》和《柏子》分别是二人的代表...
关键词:川端康成 沈从文 底层人民 
从《柏子》中看沈从文对人性的思考
《长江丛刊》2016年第23期31-32,共2页黄国英 
沈从文在《柏子》一文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湘西小说"他的写作方法,以人性作为文化视角的切入点,采用独特的玲珑剔透的牧歌式文体,描绘了一幅幅自然美和人性美紧密结合的生活画卷。他力图向往一种健康的世态、富有人情美和心灵美的关系...
关键词:沈从文 人性 《柏子》 
乡村与城市两相对照下的道德理想之歌——《柏子》与《八骏图》之比较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5年第7期85-87,共3页张宏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当鲁迅等作家在进行思想启蒙、国民劣根性批判之时,沈从文却选取主流文学之外的另一种文学母题,尝试将一个民族"昨天的伟大处与今天的堕落处"展示给人看,以期使中华民族"在20世纪舞台上去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关键词:国民劣根性 主流文学 文学母题 湖南湘西 八骏图 生存权利 道德理想 思想启蒙 湘西世界 文学理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