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天问》

作品数:3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代生纪晓建王锺陵萧兵李锐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南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书摘》《殷都学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据清华简用字习惯校读《楚辞·天问》一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4年第3期9-10,共2页侯乃峰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项目编号:G2607)。
《楚辞·天问》“启棘宾商”一句的解读,古今学者争议颇多。其中,“商”当是“帝”字之形讹,基本获得学界公认。然此句中“棘”字的训释,仍存在较大分歧。根据新公布的清华简中以“力”字来记录语言中的“{陟}”这个词的用字习惯,又“...
关键词:《楚辞·天问》 启棘宾商   
史前“天极宇宙观”溯源
《新华文摘》2024年第4期68-69,共2页李新伟 
《楚辞·天问》中:“圜则九重,熟营度之?”“翰维爲系?天极焉加?”记载了先秦时的宇宙观,说的是天为圆形,有九层;天上有网络,以天极为中心枢纽;天体围绕天极旋转。这种强调天极在宇宙秩序中的核心地位的宇宙观,可以称作“天极宇宙观”。
关键词:宇宙秩序 《楚辞·天问》 宇宙观 天极 中心枢纽 核心地位 
从《楚辞·天问》探析屈原的托物寓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6期11-15,共5页何祥荣 
《楚辞·天问》是屈原的不朽巨著,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与风格,成为《楚辞》诸作中的奇葩。《天问》具有一股悲情的动人力量,使人产生共鸣。屈原通过诘问的修辞方式,沿用楚骚美学的托物寓志手法,借助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人物与故事,神话...
关键词:《楚辞·天问》 屈原 《天问》 隐秀 抒愤 讽谕 
《楚辞·天问》所见先商历史新探
《池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54-58,共5页程慧荣 
《天问》之涉及先商史事者共六章二十四句,该部分揭示了商之先公王亥、王恒、上甲微屡次北赴有易氏的原因及具体过程。王亥与王恒之间并无内讧,为了谋求商人之长远发展,王亥、王恒、上甲微三人均践行“祖考之德”,勤恳效法先祖之行,选...
关键词:屈原 《楚辞》 《天问》 先商历史 上甲微 
饮食术:天下第一羹“寓养于膳”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2年第4期62-63,共2页巴全东 
《楚辞·天问》感慨:“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彭祖因为向帝尧献雉羹而被封于大彭(今徐州市铜山区),中国的烹饪之道也正因为那一碗雉羹而改变。汉代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作注时说:“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
关键词:《楚辞·天问》 彭祖 彭铿 王逸   
接受美学视域下《楚辞·天问》三个英译本对比探析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1年第13期216-218,共3页黄芳 张可人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引进美国文教专家从事外国文教工作”赞助(项目编号:2019YZ30178)。
接受美学将研究视角从作者与作品转移到了读者身上,给予读者对作品的绝对阐释权。翻译受众的“美感”体验难以评估,作为创造性读者,诗译者的美感阐释应作为焦点。该文利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诗歌评析模式,对《楚辞·天问》许渊冲、卓振...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诗歌英译 《楚辞·天问》 
从图像到文本:《楚辞·天问》的文本生成及其特征被引量:2
《天府新论》2021年第2期140-149,共10页叶庆兵 
《楚辞·天问》为屈原根据楚先王宗庙壁画而作,经历了从图像到文本的过程。这一生成过程对《天问》的文本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天问》集天文、地理、神话、传说等内容于一体,在文本上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这是由于具有宗教作用和训诫意...
关键词:《天问》 楚辞 屈辞 宗庙壁画 文本生成 
《楚辞·天问》“伯禹愎鲧”与“产翁制”关系辨析被引量:1
《华中国学》2020年第2期27-34,共8页熊贤品 
201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屈赋考诠”(项目号:18YBQ081)
《楚辞·天问》“伯禹愎(復)鲧”一句反映的内容,是鲧、禹在治水事业方面的继承;而不应当读“愎”为“腹”,进而再由此引申到所谓禹的“父生说”“产翁制”。《天问》“伯禹愎鲧”和所谓的大禹“父生说”“产翁制”无关,也不能由此来论...
关键词:楚辞 天问 伯禹愎鲧 产翁制 
女娲神话的文学化
《书摘》2020年第12期113-116,共4页宁稼雨 
女蜗神话的最早记栽是先秦时期的《楚辞》和《山海经》。尽管二书中的记载还比较模糊朦胧,但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为职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袁珂先生就将《楚辞·天问》中的“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理解为“女娲作成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
关键词:《楚辞·天问》 《楚辞》 文学化 女娲神话 《山海经》 始母神 女娲有体 
试论《楚辞·天问》“顾菟”说被引量:2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83-89,共7页吴昌林 唐季冲 
屈原《天问》中的"顾菟"为何物?目前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大致上分为"兔子说""蟾蜍说""老虎说"以及"蟾蜍和兔子说"四种观点。"顾菟"二字解释为"蟾蜍和兔子"的观点,可以对前面三种说法进行剖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再结合一些历史学者和文化...
关键词:屈原 《楚辞·天问》 顾菟 老虎说 蟾蜍和兔子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