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

作品数:81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易永姣白丽艳宋金民唐海宏刘天振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论传奇戏曲的现代性——浅析“伏波戏”的琼剧表达
《新世纪剧坛》2024年第3期8-14,共7页邓菡彬 姚文英 
世纪之交,中国文艺评论领域曾涌现“再解读”思潮,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解读切入点,是将20世纪50年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文艺作品的思想主题和形式技巧拆开来看,比如认为《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等赢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爆款小说戏剧...
关键词:文艺评论 英雄传奇 《荡寇志》 《智取威虎山》 传奇戏曲 《林海雪原》 形式技巧 《水浒传》 
论《荡寇志》的水路书写及其意义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黎昇鑫 
俞万春在《荡寇志》中对运河、大小清河、汶河及登州海疆等山东水路展开了诸多描写。这些水路书写多是作者基于对山东水路的客观认识,并加以适度的想象、虚构创作而成。因此,该作品中的水路书写既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也体现了作者从...
关键词:《荡寇志》 水路书写 战略价值 小说叙事 英雄传奇 
《荡寇志》引用《水浒传》的内涵
《菏泽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20-125,共6页杨大忠 
鲁迅先生曾言《荡寇志》“摩前传之垒”,具体体现就是《荡寇志》在情节上多处引用《水浒传》。这种引用,绝非无意而为之,而是贯穿了俞万春的阶级观点:或表示对梁山好汉行事的嘲讽,或表达对投靠梁山的唾弃,或表达官兵将领的英勇。
关键词:《荡寇志》 《水浒传》 语言 引用 内涵 
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22年第4期39-39,共1页燕赵任侠 
侯蒙,字元功,北宋时期人,在历史上与宋江起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和《荡寇志》等水浒续书中,侯蒙都是书中人物之一。他长得十分丑陋,读书很刻苦,但科举之路却非常不顺,屡试不第,因此,大家都看不起他侯蒙经常被大...
关键词:屡试不第 侯蒙 《荡寇志》 续书 《水浒传》 水浒 宋江起义 北宋时期 
从武器革新与道教信仰的矛盾看《荡寇志》的预言性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98-104,共7页毛欣然 
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场域视角下近代川渝历史名人研究”(XNZZSH2104)。
俞万春在《荡寇志》中表现了对武器革新、机械科技的爱好。小说中描写了大量经过改良和新发明的武器、机械,这些武器的制造者集中在洋人白瓦尔罕和刘慧娘两人身上。文中洋人处处输于刘慧娘,这表明当时士大夫的内心深处认为中国本土文化...
关键词:《荡寇志》 俞万春 军事科技 道教 预言性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荡寇志”条献疑一则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08-108,共1页赵海涛 
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于“荡寇志”条下有云:“清俞万春撰。首古月老人序,陈奂序,徐佩珂序,及嘉庆十一年俞氏自撰缘起,男龙光识语。”查之《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皆同。《荡寇志》...
关键词:荡寇志 《荡寇志》 作家出版社 孙楷第 咸丰三年 东长安街 揽辔 陈奂 
高衙内何以变坏?
《杂文月刊》2020年第12期50-51,共2页夏俊山 
《水浒传》中,高衙内是人人痛恨的浪荡子。他毁了林冲原本幸福的家庭,毁了林冲的大好前程,逼得林冲雪夜杀人,落草梁山。施耐庵没有写高衙内的结局。《荡寇志》中,高衙内被林冲放血、剜眼、割耳之后烹了。央视老.版《水浒传》中,高衙内...
关键词:鲁智深 施耐庵 浪荡子 《荡寇志》 《水浒传》 林冲 幸福的家庭 高衙内 
农民起义悲剧之艺术呈现的一体两面——《水浒传》与《荡寇志》主题思想比较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赵炎秋 王国顺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明清小说叙事学研究”(12A091)
《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发生、发展的传奇,《荡寇志》则叙述了梁山起义军被剿灭的故事,两部作品题材类似,主题思想却大异旨趣。《水浒传》与《荡寇志》中的两支农民起义军都将招安作为自己的出路,但最终都以悲...
关键词:《水浒传》 《荡寇志》 农民起义 招安悲剧 肯定性描写 否定性描写 
从《荡寇志》看俞万春的精神世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06-110,共5页赵华 
《荡寇志》一书视野狭窄,对于当时官僚整体的腐朽毫无反思,作品以杀人为乐,并把社会问题的产生归诿于下层人民,因此刻意歪曲了正常的叙事逻辑,导致作品前后不能自洽,反映了作者俞万春社会责任和道义精神的缺失,折射出当时社会精英群体...
关键词:《荡寇志》 社会责任 诿过于民 
鲁迅印画与审美教育
《上海文学》2018年第11期96-104,共9页吴中杰 
鲁迅从小就喜欢图画书,当保姆阿长给他买回盼望已久的有画儿的《山海经》时,他大喜过望,"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此后他更喜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从画》和《诗画...
关键词:审美教育 鲁迅 《毛诗品物图考》 《朝花夕拾》 《山海经》 《西游记》 《荡寇志》 图画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