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品数:2174被引量:179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曾小霞潘定武胡继明汪春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书》“起舞”释疑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111-116,共6页牛冠恒 
检索《汉书》,共九处出现“起舞”,分别是:1.(项)庄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因拔剑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高帝纪》)2.乃起舞,炕慨伤怀,泣数行下。(《高帝纪》)3.(蚧)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
关键词:高帝纪 《汉书》 报恩 泣数行下 
欧美《史记》《汉书》史表研究刍议——兼论中西古代史表书写的异同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4期88-97,159,共11页庄亚琼 
《史记》《汉书》史表研究是欧美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国内学界加深了解欧美中国史学研究发展历程、辨析中西史学交流互鉴具有典型意义。自19世纪末发轫以来,欧美《史记》《汉书》史表研究呈现出深度不断拓展、领域逐渐丰富的发...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史表 欧美 中西史学 
争鸣还是立异?--从《史记》《汉书》关系的域外争论浅谈汉学史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7期58-63,共6页庄亚琼 
20世纪70年代,荷兰学者何四维通过研究《史记·大宛列传》,认为《史记》该篇原文已佚,现本是后人依据《汉书》重构而成。之后的30年间,海外学界广泛讨论了这一有争议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韩大伟的史汉《匈奴传》研究一方面为如...
关键词:汉学史 何四维 韩大伟 《史记》 《汉书》 
欧美《史记》《汉书》史表研究述评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第3期5-13,共9页庄亚琼 
史表是中国古代纪传体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按不同主题、依时间顺序所作的大事记式的历史书写形式。司马迁创制的《史记》十表,是中国古代史学书写形式的一大创新。《汉书》沿袭《史记》而作八表,除《古今人表》之外,在编撰体例...
关键词:《史记》十表 中国古代史学 书写形式 《汉书》 编撰体例 纪传体 时间顺序 《古今人表》 
争鸣还是立异?--从《史记》《汉书》关系的域外争论浅谈汉学史研究
《国际汉学》2022年第1期79-84,202,共7页庄亚琼 
20世纪70年代,荷兰学者何四维通过研究《史记·大宛列传》,认为《史记》该篇原文已佚,现本是后人依据《汉书》重构而成。之后的30年间,海外学界广泛讨论了这一有争议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韩大伟的史汉《匈奴传》研究一方面为如...
关键词:汉学史 何四维 韩大伟 《史记》 《汉书》 
西汉经典的“传”“受”与“通”“明”——汉昭帝始元五年六月诏书疑义辨正被引量:1
《史志学刊》2019年第2期26-29,共4页张沛林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创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TWX2017BS025);"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项目编号:2018M631681)
《汉书·昭帝纪》载始元五年六月诏书中"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一句如何理解,历来争议较多。但西汉人对经典"传""受"与"通""明"的用法较为固定,从这一角度可以确定该句的句读为"通《保傅传》《孝经》《论语》...
关键词:《汉书》 《保傅传》 
知识与权力:关于《汉书》文本形成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162-171,共10页陈君 
两汉之际的诸家"续《太史公书》"及班彪的《史记后传》,可以视为《汉书》文本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汉书》编撰尚未与皇权发生太多关联。明帝永平五年(62)以后,《汉书》编撰受到政治的深刻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班固的历史写作...
关键词:汉书 班固 文本 知识 权力 
高丽时代接受《史记》《汉书》的表现及其影响
《形象史学》2017年第2期191-206,共16页翟金明 左全琴 
魏晋时期,《史记》《汉书》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这与两书自汉唐以来空间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以及朝鲜半岛汉文化水平不断发展密不可分。不过,此时两书的传播途径仍以官方赐予为主。而且,史料记载的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书籍交流活动中,《史记...
关键词:儒家 传播 史记 朝鲜半岛 书籍 典籍 时代 
政治文化视野中《汉书》文本的形成被引量:6
《文学遗产》2017年第5期27-38,共12页陈君 
如果从西汉成帝时冯商续《太史公书》算起,到东汉和帝时班昭等完成整部《汉书》的编撰,整个《汉书》的编撰史绵延一百多年。《汉书》文本逐步形成的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正处于汉帝国从政权崩溃到重建秩序的历史阶段,《汉书》本质上是东...
关键词:《汉书》文本 历史书写 文本权力 
《汉书》的中古传播及其经典意义被引量: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54-72,共19页陈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书>文本的形成及其早期传播"(16FZW008)
《汉书》在中古的传播表明,中古时期,人们有一个"汉代情结"。时人对《汉书》的认识,蕴含着他们对汉帝国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作为秦汉帝国制度和思想的结晶,《汉书》这一"包举一代"的新制作,其流行程度超过《史记》,并成为新经典,治...
关键词:《汉书》 中古 汉代情结 经典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