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左手》

作品数:2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阮菲李倩夏桐枝王宇洪尚云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人类学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世界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之合一”的命运共同体——论厄休拉·勒奎恩《黑暗的左手》中的东方神秘主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唐伟胜 刘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物叙事研究”(23&ZD302);2022年度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厄休拉·勒奎恩小说中的神秘主义叙事研究”(YC2022-s290)。
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诞生于美苏冷战时期,作者厄休拉·勒奎恩在书中对“道之合一”的东方神秘主义思想极为推崇,影射了她对当时世界“二元对立”冷战格局的深刻反思。然而,勒奎恩也在一定程度上误读和背离了东方神秘主义,使小说的隐...
关键词:东方神秘主义 道家神秘主义 二元对立 合一 共同体 《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勒古恩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中的后人类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41-45,共5页刘晓华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后人类科幻小说身体书写研究”阶段成果(19YJC752017)。
《黑暗的左手》是美国作家厄休拉·勒古恩的科幻小说,里面写到格森星球上有一种雌雄同体的双性人,被传统人类看作试验失败的产物或者怪物.作家其实是在将格森人作为一种后人类,来反观传统人类的性别与社会现象,开展了对平等观、整体观...
关键词:厄休拉·勒古恩 《黑暗的左手》 后人类 
科幻文学中的生态环境与乌托邦主题分析——以《黑暗的左手》为例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2年第2期10-12,共3页文征 
科幻文学历经20世纪的发展,影响逐渐扩大,而科幻文学中对于各种"未来世界"的想象引起了读者以及专家学者的讨论。作品中的背景设定和主题表达往往不可分割,表现了科幻作品对科技与"人"的关怀。本文以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探讨美国作家厄休...
关键词:科幻文学 生态环境 乌托邦 《黑暗的左手》 
西方文学中的乌托邦思想传统——以《黑暗的左手》和《一无所有》为考察中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1年第1期00001-00007,共7页朱婉麟 
西方乌托邦思想贯穿在政治意义和文化精神当中,本着对现实的批判立场,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探微的作用。上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神学著作,下可承继到今日风靡一时的科幻文学。乌托邦思想拥有着财产公有、个人服从集体、家庭婚姻旨...
关键词:厄休拉·勒古恩 乌托邦 自由意志 
雌雄同体:陷阱还是出路?兼论《黑暗的左手》与《方舟》
《唐山文学》2016年第10期100-100,共1页刘旭超 
'雌雄同体'这一原型有着古老的文学文化渊源,上世纪后半叶,美国女作家勒古恩和中国的张洁在《黑暗的左手》与《方舟》中分别从生物学、社会心理视角切入并建构着雌雄同体的'冬星'和'方舟',这种建构是出路还是陷阱?本文就此予以评述。'...
关键词:雌雄同体 生物学 心理学 《方舟》 
厄休拉·勒古恩对道家思想的接受:以《黑暗的左手》为例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2-26,31,共6页韦清琦 卢葭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是老子智慧的结晶。《黑暗的左手》是厄休拉·勒古恩的科幻代表作,该小说通过科幻虚构传达了作者充满哲学思辨的道家理念。道家世界能创造和睦平等,摈弃逻各斯引发的中心化与边缘化,这种和睦与平等多次...
关键词:厄休拉·勒古恩 《道德经》 阴阳 双性同体 逻各斯 
《黑暗的左手》——女性主义与道家思想融合之作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1-14,共4页孙斐瑾 夏桐枝 
天津市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美国作家Le Guin对道家思想的诠释"(项目编号:TJWY10-1-564)研究成果
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反映了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对人类社会及女性问题的思考,她用独特的叙述方法、象征及雌雄同体反映了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同时从小说中对黑暗与光明及韩达拉教的诠释反映出了道家无为的思想,她用独特的写作魅力将女...
关键词:《黑暗的左手 》女性主义 道家思想 
论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作用——兼谈勒奎恩《黑暗的左手》的意义建构过程
《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赵国柱 夏桐枝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美国作家LeGuin对道家思想的诠释)项目号:TJYW10-1-564
作为文学批评四要素之一,读者在西方批评史上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就其与文本的关系而言,可将读者大致分为三种:被动的读者、不可靠的读者和建构的读者。本文通过把读者观纳入西方文艺思潮的流变之中,揭示了不同读者观的具体成因...
关键词:读者 文本 建构 《黑暗的左手》 
她们的世界——英美女性科幻作家的独特写作被引量:1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19-121,共3页李倩 
阜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FSSK07)
对女性科幻作家玛丽.雪莱、厄休拉.勒古恩的代表作品《弗兰肯斯坦》和《黑暗的左手》进行分析,指出她们在叙事特征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表达了她们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拒斥、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审视和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关键词:女性科幻作家 女性主义 《弗兰肯斯坦》 《黑暗的左手》 
“双性同体”——女性主义乌托邦的“思想实验”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3-106,共4页江媚 
《黑暗的左手》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奎恩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小说,表达了对消除二元对立、实现世界和谐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因此,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来探讨这部作品,对人文责任日趋淡漠、生态危机日益...
关键词:《黑暗的左手》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乌托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