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作品数:1624被引量:73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艳杨迎平张晓宏王义杰张白桦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齐物、忘我、贵真的另类审美——论《呼兰河传》对庄子美学的再建构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0期40-45,共6页郑坚 
从文学审美到小说形式建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精神自由”“真实”等美学理念的执着坚持,与中国传统道家庄子所提出的“齐物论”与“忘我”在美学思想上一脉相承。萧红尝试进入没有任何名利私心束缚的忘我境界,站在广阔自由的自...
关键词:庄子美学 齐物论 《呼兰河传》 
试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文学启蒙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9期22-24,共3页张馨之 
2024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萧红小说的文学启蒙性研究(项目编号:202410172A095)。
《呼兰河传》是萧红乡土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一,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于书中大力批判了故乡残存的封建文化。本论文从觉醒的女性意识、封建社会下的阶级压迫、呼兰小城的封闭落后和麻木的苦难叙事入手,分析萧红文学中的哲学思想与忧患...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启蒙思想 
论传记体话剧《萧红》与《生死场》《呼兰河传》的互文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韩彬 
山东省社科联202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互联网视域下萧红传记的生产、传播和阅读市场研究”(项目编号:24BWS029)。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因创作的独特性,其备受传记家的关注,其传记形式呈现出多向度多元化的特点。《萧红》是萧红传记以话剧形式传播的首创。《萧红》通过“双时空”“戏中戏”的方式使话剧与萧红的文学作品《生死场》《...
关键词:话剧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互文性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叙事及其独特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5期78-80,98,共4页王秋月 熊英琴 
陕西省区域人才项目“当代陕西作家经典化研究”(22RCZX01)阶段性成果。
萧红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女性作家,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造诣卓越的新青年代表人物。她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惯用别具一格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其小说中特有的散文化倾向让作品的风格同时兼有小说与散文跨文体的特点,这使得她的作品...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散文化叙事 儿童视角 
《呼兰河传》的叙述语言陌生化阐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2期127-130,共4页顾欣蔚 钱华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在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内涵在中国小说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是造就她小说强大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变形的词句、反常的搭配、灵巧的修辞,让萧红的文字蒙上...
关键词:《呼兰河传》 叙述语言 陌生化 
浅析《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成因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4期90-92,共3页许雅滨 
《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是被卖给胡家当童养媳的十二岁小姑娘。初到胡家,她因活泼、不害羞、大模大样,招致呼兰城居民的纷纷议论。在呼兰城,她饱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最终悲惨死去。本文试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封建落后的文化...
关键词:《呼兰河传》 男尊女卑 文化陋习 “看客” 
《呼兰河传》的底层书写——社会学诗学视域下复调叙事的变奏融合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5期103-105,共3页刘璇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远的主旨内涵,而且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以移换的空间代替线性的时间,营造了立体丰满的乡土世界,又借助诗歌、民谣、诗化的句式等外在形式赋予了小说文体以诗化的特点。同...
关键词:《呼兰河传》 社会学诗学 复调 
论《呼兰河传》与《檀香刑》中的死亡书写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4期124-127,共4页关琳琳 
死亡主题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即不同人物面对死亡的不同行动及心理过程,这因作家主体性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死亡书写。同许多作家一样,萧红、莫言的创作中也存在着许多死亡书写。现有的研究中,有的对萧红作品中的死亡进行纵向分析,有的从...
关键词:死亡书写 死亡意识 死亡形态 死亡意象 
《呼兰河传》中的民生思考和叙事指向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10期155-156,共2页王海文 
萧红的《呼兰河传》扎根于富有生命力的日常生活,书写着平凡的世俗世相,将最琐碎的日常转换成一幅生动鲜活的浮世绘。对呼兰的书写和描绘,包含着萧红的叙事野心,包含了她对乡土大地的怀恋,更包含了她对边地民生的理解和思考。呼兰城里...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民生思考 叙事指向 
童年的故事——试论萧红《呼兰河传》和林海音《城南旧事》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12期13-14,共2页訾西乐 
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学位课程项目<台湾文学研究>;立项编号:YJSXWKC201557
萧红和林海音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作家,虽然二人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就《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两部作品来说,皆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印象,并以儿童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具有自传色彩。文章试图通过对两部作品...
关键词:《呼兰河传》 《城南旧事》 故乡 记忆 自传色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