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阑记》

作品数:80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佳曲德来陈旭霞周敏邓骏捷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杂剧《灰阑记》戏剧冲突刍议
《当代戏剧》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赵晨浩 
元杂剧是我国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并产生了众多作家和大量文学剧本的戏剧形式,《灰阑记》是元杂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剧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刻思想内涵的戏剧作品,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封建大家庭中...
关键词:元杂剧 戏剧冲突 《灰阑记》 母性 
中西戏剧理念差异研究——以《高加索灰阑记》对《灰阑记》的改编为例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202-210,共9页李毅苗 
《高加索灰阑记》是以中国元代剧作家李行道的杂剧作品《灰阑记》为蓝本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戏剧作品。作者布莱希特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原著的内容情节,也借鉴了元杂剧的种种程式,因此两部戏剧在人物、情节、结构形式等方面颇有相似...
关键词:《灰阑记》 《高加索灰阑记》 中西戏剧理念 比较 
读者来信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期7-7,共1页
@超越信仰:编辑老师好,我从小就很喜欢侦探类型的小说,所以对包公一直特别有感情。我非常想了解元明清三代创作的包公案故事,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怎么样呢?值班编辑:谢谢您的关注,您提的问题很有趣。其实早在1832年,元杂剧中的《包待制智...
关键词:《灰阑记》 元杂剧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 著名汉学家 包公案 包公故事 元明清 译介 
中国古典戏曲文献输入欧洲诸国钩沉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3年第12期10-16,共7页黎羌 侯琳琳 
202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秦岭区域演艺文化历史与现实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J031);2021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疆人口较少民族戏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1JK01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现代,随着中西文化艺术的深入交流,不少中国古典戏曲文献流散海外,特别是欧洲各国公、私博物馆与收藏家手中,有许多珍贵藏品。明末清初至今,经我国诸多学者四处寻访,获得了大量学术信息,如《赵氏孤儿》《灰阑记》《风月锦囊》《大明...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曲文献 “丝绸之路”戏剧 戏剧传播 《赵氏孤儿》 《灰阑记》 《风月锦囊》 
元杂剧《灰阑记》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以克拉邦德的《灰阑记》改编为例
《中国故事》2023年第10期71-78,共8页饶贝蕾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20JZD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经典元杂剧剧作《灰阑记》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已逾百年,对德语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众多改编作品中,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克拉邦德的《灰阑记》(1925)不仅在世界舞台上大获成功,更是为戏剧家布莱希特创作《高加索灰阑记》(1944/...
关键词:《灰阑记》 克拉邦德 元杂剧 德国 
元杂剧《灰阑记》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以克拉邦德的《灰阑记》改编为例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10期71-78,共8页饶贝蕾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20JZD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经典元杂剧剧作《灰阑记》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已逾百年,对德语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众多改编作品中,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克拉邦德的《灰阑记》(1925)不仅在世界舞台上大获成功,更是为戏剧家布莱希特创作《高加索灰阑记》(1944/...
关键词:《灰阑记》 克拉邦德 元杂剧 德国 
粉墨春秋,法治苦旅--读《中国戏剧史》
《清风苑》2022年第12期68-69,共2页朝阳 
风一程,雨一程,文化苦旅风雨兼程,夹杂法治文化一丝苦味。一直以来,戏剧是中国艺术文明的宝藏,也是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戏剧史》一书中,作者余秋雨以专节的形式阐述“法治之梦”,并通过《蝴蝶梦》《合同文字...
关键词:文化苦旅 《灰阑记》 余秋雨 元杂剧 《蝴蝶梦》 《中国戏剧史》 法治文化 粉墨春秋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克拉朋特的《灰阑记》分析
《世界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520-524,共5页柳雅文 
克拉朋特的《灰阑记》取材于元代李行道的戏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两个剧本虽然故事情节基本一致,然而在人物性格、观念的塑造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旨在重构克拉朋特创作《灰阑记》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剖析...
关键词:克拉朋特 灰阑记 新历史主义 话语 
"两面三刀"原为建筑术语
《各界》2022年第1期40-40,共1页刘凯 
"两面三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指在两方面搬弄是非.元曲《灰阑记》中有:"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其实,"两面三刀"原是古代的一个建筑术语,后来才"过渡"到现在这个意思.
关键词:《灰阑记》 建筑术语 贬义词 
论东西方语境下兄妹矛盾书写的共通--以元杂剧《灰阑记》与《高加索灰阑记》为例
《文教资料》2021年第20期10-12,共3页张源 
兄妹矛盾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司空见惯的主题,我国元代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及20世纪德国作家布莱希特在此基础上改编的《高加索灰阑记》即沿袭了这一重要的文学主题,可视作兄妹矛盾主题学研究的典型。以这两部剧作为例,本文对东西...
关键词:灰阑记 兄妹矛盾 比较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