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作品数:952被引量:36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胥洪泉李正亚于红杨大亮武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中国古诗英译的策略--以《静夜思》的英译为例被引量:6
《语言教育》2021年第4期51-57,共7页张智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语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项目编号:16BWW012)的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古诗的译者,由母语为中文和非中文的两部分译者组成,其翻译策略,可谓完全不同,泾渭分明。母语为中文的译者中,格律派译者占压倒多数,注重原诗形美的传达;母语为非中文的译者多为自由诗体译者,注重原诗意象的再现与诗歌内蕴的传达,...
关键词:《静夜思》 古诗英译 翻译策略 自由体译诗 
语言文化视角下李白《静夜思》中“床”义辨析及文本解读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21年第28期12-15,共4页顾劲松 
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方言词汇地域渐变和梯度分布研究”(2017SJB1678);202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境内汉语方言岛的调查与研究”(20BYY046);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苏皖鄂赣江淮官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ZDA307)。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到底如何理解,向来有多种不同看法。本文基于语言文化视角,综合考虑“床”的历史沿革、汉语方言中的差异表现及这首诗的实际创作背景,认为这里的“床”解释为“几”类物件相对更为稳妥。它实际上是一种置靠具,...
关键词:李白 《静夜思》 方言  
概念隐喻理解的认知流程及翻译研究——兼谈“翻译隐喻”与隐喻翻译之区别被引量:4
《英语研究》2019年第1期144-153,共10页王明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翻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17BYY048);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语言学与翻译(201749)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首先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概念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正确理解概念隐喻的动态认知流程,区分了"翻译隐喻"与隐喻翻译这两个概念。然后以李白诗歌《静夜思》的七种英译为例,阐述了概念隐喻视角下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与翻译技...
关键词:概念隐喻 翻译隐喻 隐喻翻译 《静夜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