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文学

作品数:46被引量:10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岩彭海云李定春徐洪军陈思和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省作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文化与诗学》《中国现代文学论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退后一步’与1980年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圆桌讨论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4-17,共14页朱羽 王鸿生 贺照田 王光东 毛尖 张炼红 李雪梅 蔡翔 
蔡翔老师《1980年代:小说六记》^(1)于2024年夏出版,其接续并发展了《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2)中的相关思考,尤其是提出了“退后一步”这一极具方法论意味的观点。此书广泛涉及“1980年代”从哪些核...
关键词:文学研究界 上海大学 蔡翔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圆桌讨论 前三十年 学术研讨会 相关思考 
有意味的形式:先锋小说与1980年代文学思想转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蒋裕涵 王本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项目编号:19ZDA274);重庆市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980年代先锋小说批评思想研究”(项目编号:CYB22101)的阶段性成果。
先锋小说以反传统姿态闪耀文坛,在现实主义传统之外开辟出一条新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方向。先锋小说的出现主要来自思想解放的赋能和西方文学的影响,它通过叙事形式变革实现了文学思想的突围和文学意识形态的重建,...
关键词:先锋小说 文学思想 文学史 1980年代 叙事 
1980年代文学主流与支流的辩证性互动
《南方文坛》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魏巍 黄英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27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体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2NDYB141;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CYS22252;西南大学2035先导计划项目“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SWUPilotPlan;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创新团队项目“中外诗歌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SWU2009110
在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大多以“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第三代诗”等线性发展与“主流”更迭的叙事线索对“新时期”文学加以整体把握。在以往的1980年代文学研究中——或以“新时期”文学加以替代——...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 反思文学 第三代诗 先锋文学 寻根文学 文学思潮 伤痕文学 文学史书写 
“季节的修辞”与“黄金时代”——在文学基层想象1980年代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6期166-176,180,共12页石岸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馆系统与新时期文学的兴起研究”(23BZW152)。
1980年代,基层文艺刊物无论从刊名还是发刊词都惯于使用以春天为核心意象的“季节的修辞”,它源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政策,并逐渐凝结为一种与社会主义文艺及其历史变迁互相指涉的修辞格式,包含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理解1980年代...
关键词:文学基层 1980年代文学 发刊词 季节的修辞 
略论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
《当代文坛》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朱文久 
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具有热烈性、开放性、普遍性等特点,这不仅是空前的,此后也恐难再现。新旧交替、朝气蓬勃的时代背景,思想解放、悠闲开放的社会环境,求知若渴、继往开来的普遍心态,是造就这...
关键词:1980年代 文学友人 讨论 
1980年代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潜在话语资源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67-75,共9页泓峻 
除了大家熟知的显性话语资源,1980年代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还有三种潜在话语资源:胡风的文艺思想、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思想观念。1981年重印的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与胡风文艺思想有暗合的...
关键词:文学主体性 话语资源 胡风 现代主义思潮 中国传统观念 
1980年代初爱情与物质的想象:重读《受戒》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年第4期259-280,共22页王学森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常生活与汪曾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作研究”(项目号:20ZWC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革命后的日常生活与汪曾祺1980年代写作”(项目号:2020SJA0526);金陵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项目号:jit b 202144)阶段性成果。
通常认为,汪曾祺《受戒》的独特之处在于,呈现了诗意表达、传统美感以及具有超越历史的文化形象,而少有人讨论汪曾祺与时代语境的内在牵连。在1980年代初的爱情叙事中,《受戒》对美满爱情、富足生活的刻画,已然区别于沈从文的小说,也区...
关键词:汪曾祺 1980年代文学 《受戒》 爱情书写 
“老同志”遭遇“青年人”--《在同一地平线上》与1980年代文学话语转型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0期119-126,共8页邵部 
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及其引起的争鸣是考察1980年代文学话语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小说越过了“伤痕文学”的合法性边界,展示给我们一种有待指认的新伤痕:青年在当下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个人主义的...
关键词:张辛欣 《在同一地平线上》 绝对自我 代沟 文学转型 
中国现代作家1980年代文学活动述论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9期95-102,共8页徐洪军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52);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中国现代作家回忆录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cx-021)的阶段性成果。
1980年代,一大批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重新焕发青春,积极参与文学活动,推动了“问题”作家作品的平反,领导了1980年代的各级文学机构、文学期刊和文学评奖,创作了《随想录》《归来的歌》《杜晚香》《洗礼》《干校六记》等著名作品,重版了重...
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 1980年代 文学活动 
“老同志”遭遇“青年人”——《在同一地平线上》与1980年代文学话语转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47-55,共9页邵部 
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及其引起的争鸣是考察1980年代文学话语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小说越过了“伤痕文学”的合法性边界,展示给我们一种有待指认的新伤痕:青年在当下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个人主义的...
关键词:张辛欣 《在同一地平线上》 绝对自我 代沟 文学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