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学

作品数:45被引量: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胜李建盛韩伟江冬梅王伟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与批评》《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3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期62-77,共16页胡友峰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024)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成为美学热点话题,并在中国重要美学家专题研究、部门美学研究、重要美学问题研究、中国美学史总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不仅展现了中国美学学科的建构方向、特色与价值,也凸显了美学的实践性、人...
关键词:20世纪中国美学 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主题史 总体研究 
百年中国美学的多维透视——《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增订本)》的意义
《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第9期122-125,共4页左剑峰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内涵异常丰富,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学术与意识形态、精神追求与商业消费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其复杂程度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百年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众多知名美学学者发挥己长,展开多...
关键词:多维透视 精神追求 商业消费 学术进程 古与今 意识形态 传统与现代 
《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进程》(增订本)
《中国文学年鉴》2017年第1期969-971,共3页潘黎勇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学界就开始着手清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遗产,通过探讨美学的各种具体理论概念、命题、方法和重要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知识系统、价值内涵和学科构造进行总结和反思。这股反思风潮至上...
关键词:中国美学 20世纪 学术史 历史 九十年代 学术遗产 美学思想 知识系统 
青年文化与20世纪中国美学
《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99-103,共5页程勇真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4BZX005);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项目(SKL-2015-1085)
20世纪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是青年文化的崛起。作为一个历史概念,青年文化是西方近代启蒙文化的产物,它在中国诞生的标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很多美学家都深受其影响。由于青年文化的思想浸润,中国现代美学具有...
关键词:青年文化 中国现代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 
文体 地理 趣味——梁启超与20世纪中国美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5-73,共9页李健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站在中国封建社会秩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建立的边缘,以自己敏锐的视角去寻求美、发现美。在文体中,他发现了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精神;在地理中,他发现了地域造就人的性情以及性情与美的创造之...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美学 文体 地理 趣味 
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土基因及其呈现形态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韩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11);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180);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1254G031);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团队项目(都市空间与都市文学现状研究)
20世纪的中国美学一方面是在"美学"中国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另一方面其内在肌理则属于中国文化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主义与审美主义是规约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两种本土基因,梁启超与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其研究方法代表了本土基因...
关键词:中国美学 本土基因 呈现形态 
一本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力作——尤西林《心体与时间——20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解读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4年第1期361-369,404,共10页肖朗 
现代时间所包含的现代劳动时间与人体生命时间的矛盾,将外在时间强制感转化为自由自在感是审美冲动的重要起源。20世纪中国美学与国家民族救亡、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建构以及各种大众文化运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主流形态的美学思潮代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 现代性 意识形态 自由 
蒋孔阳教授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在“当前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4期144-146,共3页曾繁仁 
蒋孔阳先生留给中国20世纪美学史的是以三部经典为代表的论著与可贵的学术精神,他的《德国古典美学》是对西方美学中国化的可贵探索,《美学新论》则是对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现代美学的一种总结,而《中国先秦音乐美学论稿》则是中国古代...
关键词:蒋孔阳 20世纪中国美学 
20世纪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发展谱系及理论构建被引量:13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204-214,共11页韩伟 
20世纪中国美学对"意象"范畴的研究经历了理论自由、理论潜行和理论自觉三个时期。80年代之前,"意象"是作为西方舶来品被认知的,"意象"研究的理论自觉期肇始于80年代初,在世纪末的后二十年中呈现出两种趋势:本体性建构和中西对话。就前...
关键词:意象 发展谱系 理论构建 
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及美学家蔡仪——答《凤凰大视野》记者问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第3期23-26,共4页杜书瀛 
我看美学“三国”问:20世纪50-60年代,在国内展开了一场美学大讨论。那么,这场讨论主要是在哪几派中进行的?它们各自所持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关键词:20世纪50-60年代 美学家 中国美学 大视野 记者 凤凰 蔡仪 美学大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