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哲学

作品数:33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维武丁祖豪李翔海王向清李承贵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聊城师范学院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视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申府实现哲学之“通”的三重维度及其启示
《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5-75,共11页李维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9ZX006);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413000071)。
张申府哲学之思的一个重要目的和追求,在于立足于中西古今哲学之间,以实现哲学之“通”。他以“大客观主义”和“具体相对论”作为实现哲学之“通”的理论根据,从“解析”与“唯物”的结合、西学与中学的融通、逻辑与诗的共存三重维度,...
关键词:张申府 “通” 20世纪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四重向度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5期113-116,共4页陆永胜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是哲学思想内涵、时代话语语境和认知范式共构的产物,体现为话语意愿、话语能力和话语诉求的统一,并呈现出四重向度:以道德为中心的观念话语、以价值为中心的政治话语、以信仰为中心的生活话语、以传达为表征的...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 道德、价值、信仰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四重向度
《周易研究》2022年第6期104-107,共4页陆永胜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是哲学思想内涵、时代话语语境和认知范式共构的产物,体现为话语意愿、话语能力和话语诉求的统一,并呈现出四重向度:以道德为中心的观念话语、以价值为中心的政治话语、以信仰为中心的生活话语、以传达为表征的...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 道德 价值 信仰 
良知、自然与科学之争:20世纪中国哲学的精神趋向
《学术月刊》2021年第4期32-44,共13页贡华南 
“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20GZGX04);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道德发展智库”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关键词,科学、良知、自然各自的推崇者之间既有论争,又彼此吸取,相互塑造,使得三者的意义不断丰富,形成了新的科学观念、良知观念和自然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院派的中国哲学领域的学者透过良知、自然看科学,使科...
关键词:良知 自然 科学 中国哲学 
20世纪中国哲学“逻辑与认识论意识”的自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1期34-35,共2页刘静芳 
西方近现代认识论以逻辑学为其重要基础。中国近现代认识论肯定逻辑之于认识论的重要性,却普遍认为,西方近现代以来的认识论逻辑基础过于狭隘。所以扩展认识论的逻辑基础,成为中国近现代认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这种扩展,大都伴随...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认识论研究 中国近现代 逻辑基础 西方近现代 逻辑学 显著特点 重要性 
关于“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的再思考被引量:2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65-76,155,共12页李维武 
20世纪80年代关于哲学史与思想史关系问题的讨论,使哲学史与思想史明确地区分开来,也由此而导致了哲学史研究中"思"与"史"的疏离,这使得中国哲学界的有识之士又提出重构哲学史与思想史联系的要求。结合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所提出的"...
关键词:哲学史 思想史 19-20世纪中国哲学 萧萐父 冯契 
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东学西渐”——历史回溯与当代启示被引量:2
《外国哲学》2018年第S1期135-190,共56页徐陶 
20世纪,诸多一流的西方哲学家有意识地关注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其中有杜威、罗素、雅斯贝尔斯、斯宾格勒、汤因比、海德格尔、马丁·布伯、鲁道夫·奥托、荣格、弗洛姆、李约瑟等世界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不仅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
关键词:东学西渐 中西会通 哲学创新 
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5期6-22,共17页李维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69);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100年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中国哲学古今之变的一大枢纽,促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蓬勃开展和中国哲学现代传统的基本形成,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哲学进程。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哲学家开始对中国哲学古今之变产生了明确的...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20世纪中国哲学 历史观 政治哲学 本体论 
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研究——探寻20世纪中国哲学复杂生成的一种视角被引量:9
《哲学动态》2015年第5期36-42,共7页李承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的历史考察"(13AZD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研究"(14ZDB006)的子课题"诠释学意识的兴起和中国诠释学研究历程"的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存在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现象,其包括唯物主义认知范式、科学主义认知范式、人文主义认知范式、逻辑主义认知范式、自我主义认知范式五种。此五种认知范式的实践,不仅是凸显中国传统哲学内容、性质及其...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 认知范式 西方哲学 
再论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被引量:1
《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11期14-19,共6页王向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冯契的‘智慧’说研究"(批准号:06BZX039)的阶段性成果
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二是在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四是提出并论证中国近代经历了一场哲学革命。
关键词:冯契 “智慧”说 20世纪中国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