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异

作品数:385被引量:72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尚杰李为学张一兵张之沧张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翻译(中英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在翻译之后开始:论学术译名的延异——以aesthetics、文艺学和ontology的翻译事件为例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5期1-7,F0003,共8页郭思恒 刘旭光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编号:20ZD28)。
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延异”的过程,经由翻译产生的意涵散播往往不存在终极的确定性。因为在翻译之后,“译名”会在社会历史语境中生发出新的意味来,从而超出翻译最初的设定。因此,翻译是一个“事件”,却不是一个“事实”。进行一次翻译,...
关键词:翻译 延异 AESTHETICS 文艺学 ONTOLOGY 
适度延异: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
《上海翻译》2010年第4期39-41,共3页沈华东 
本文就上海世博会某一娱乐节目的创意稿翻译展开讨论,从实际操作技巧的角度,展示了在原文必须依赖于译文才能得以生存的情况下,译者如何主动调用"延异"的理念,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从而为节目的整个策划过程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延异 溯源 操控 译者主体性 
为什么西方翻译理论与文本越来越远?——他者思维的延绵线索被引量:4
《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13-17,共5页李龙泉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总体趋势却离文本研究和翻译实践越来越远,令国内不少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困惑不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一条贯穿各家各派的他者思维线索在发挥作用。把握住这条主线,便不难把握当代西...
关键词:记忆 无意识 他者 差异 延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