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误解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亚欣伍学亮雷炳辉苏娜王健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新课程学习(下)》《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言语误解产生的说话者因素分析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年第1期135-137,共3页周艳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双方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与推理是同一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误解产生于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双向互动中,交际双方均是误解产生的潜在根源。说话者的明示话语是语境假设及推理的依据与前提,为误解的产生提供了可...
关键词:说话者 明示行为 误解 
论言语误解的认知语用分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10期178-178,共1页王蓉琦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而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正确用法,造成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的言语误解现象。所以,言语误解现象普遍存在于交际活动中,而这一问题也成为了现代语言学界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认知语用角度对认知...
关键词:言语误解 认知 语用分析 
言语误解的潜在性:哲学思考被引量:5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第6期17-21,共5页吴亚欣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语用推理过程中心理倾向的干扰:误解的认知心理学研究"(09YJC740049)
指示性和反身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主体性和心理倾向性是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认知属性,它们决定了言语误解的潜在性。语言离开语境,其意义就无从获取(指示性),语言使用所在的语境又是靠语言的意义来界定的(反身性),这使得语言的意义变得不...
关键词:言语误解 指示性 反身性 主体性 心理倾向性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两性言语误解成因分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43-44,共2页李茸 董俊虹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从两性差异出发,分析两性言语误解的认知心理根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两性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两性言语误解 热播剧 认知心理 
关联理论对言语误解的解释力被引量:3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第Z2期85-87,共3页伍学亮 
言语误解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为视角,对言语误解现象进行分析时,发现关联理论对言语误解有很强的解释力。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本文从...
关键词:关联理论 言语误解 生成机制 
自我对言语误解的影响
《新课程学习(下)》2010年第5期17-18,共2页马海兰 
本文用人格理论中的"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释自我对言语误解的影响。首先是对言语误解进行了定义,与此同时区分了曲解、费解和歧义。其次,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四种防御机制对于言语误解的影响,即压抑作用、否定作用、移置作用与隔离作用。
关键词:人格 自我防御机制 言语误解 
言语误解成因初探被引量:1
《科技信息》2009年第29期I0207-I0207,I0223,共2页王健 
本文着重探讨了言语误解的形成机制。笔者首先列举了误解的定义和分类,其次对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非误解、不理解、误导、语用歧义和刻意曲解等概念加以区分,随后分析列举了言语误解的成因。
关键词:言语误解 刻意曲解 成因 语言学 
言语误解的语用特征探析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09年第22期244-244,共1页郑晓明 苏娜 
嘉兴学院平湖校区课题"以关联--突显为视角解释言语误解的成因"成果之一;立项编号:0810
误解是言语交际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误解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顺利地进行言语交际。本文在搜集大量例子的基础上,总结并讨论了误解的三大特征:动态性、对语境的依赖性以及可消除性,其中动态性和对语境的依赖性是所有误解都具有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言语误解 语用特征 动态性 依赖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