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渗碳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王殿梁刘春梅刘杨郝士明赵刚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嘉兴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扬州工学院学报》《热处理》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Fe-V合金CD渗碳后的组织均匀化
《热处理》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王殿梁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404267)
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Fe-V合金CD渗碳及渗碳加等温处理后的组织。结果表明:Fe-V合金CD渗碳的最佳碳势为1.40%,此碳势为渗层不出现Fe3C的最高碳势。渗层的最表层组织为γ+V4C3,次表层的组织为α+V4C3,碳化物颗粒的尺寸随...
关键词:Fe—V合金 CD渗碳 碳化物 碳势 
Fe-0.48%V及Fe-1.69%V合金碳化物析出型渗碳(CD)被引量: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854-857,共4页王殿梁 刘杨 郝士明 赵刚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 (9810 3 0 0 3 0 1)
研究了Fe 0 48%V及Fe 1 69%V合金的CD渗碳 ,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渗层的组织形貌 ,对表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确定了以上两种合金在 95 0℃渗碳的最佳碳势为 1 40 %C ,此碳势是渗层不出现Fe3 C组织的最高碳势 ,渗层...
关键词:Fe-V合金 碳化物析出型渗碳 CD渗碳 碳势 硬度 耐磨性 铁钒合金 组织形貌 
热轧双层复合铁基合金的CD渗碳被引量:2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2年第3期47-51,共5页刘杨 王殿梁 孙振岩 赵刚 郝士明 高彩茹 刘相华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 ( 9810 30 0 30 1)
研究了 50钢与Fe V合金复合轧制双层材料CD渗碳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热轧态复合界面 50钢一侧由于碳的扩散出现厚度约 50 μm的铁素体区。在随后的CD渗碳过程中 ,铁素体区消失。复合界面两侧组织差异不大。在Fe V合金复合层渗透...
关键词:热轧双层复合铁基合金 CD渗碳 Fe-V合金 复合界面 
Cr12MoV钢CD渗碳后马氏体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
《材料工程》1995年第11期36-39,共4页刘春梅 夏立明 朱穗东 卢弘 李宜增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Cr12MoV钢CD渗碳淬火后碳及合金元素的微区成分、表层与心部的组织形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观察,尽管Cr12MoV钢名义含碳量很高,但CD渗碳淬火后渗层及心部的马氏体仍是以位错...
关键词:CD 渗碳 位错马氏体 混合马氏体 铬钼钢 
Cr12MoV钢CD渗碳后等温淬火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
《材料工程》1995年第4期27-29,共3页朱穗东 刘春梅 丛欣 宁玫 李宜增 
Cr12MoV钢经渗碳等温淬火,渗层和心部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已占较大比例,但这两区域的γ'数量变化规律相反,反映了该区域成分和组织变化的特殊性,从而构成高碳高合金钢CD渗碳等温淬火组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关键词:CD渗碳 等温淬火 残余奥氏体 CR12MOV钢 
Cr12MoV钢CD渗碳后M/B_下复相组织对自攻钉搓丝板疲劳磨损失效的影响
《材料工程》1995年第2期27-29,共3页王兴贵 刘春梅 夏立明 卢弘 宁玫 
分析了Cr12MoV钢渗碳等温处理后各区域的组织、弯曲断口形貌和自攻钉搓丝板疲劳磨损的机理,以及M/B_下复相组织对疲劳磨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层高含碳量的M推迟疲劳裂纹的形核期,M/B_下复相组织阻碍疲劳裂纹的扩...
关键词:渗碳 模具钢 疲劳 磨损 CR12MOV钢 
热作模具钢CD渗碳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扬州工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15-19,共5页姜世杭 
关键词:CD渗碳 热作模具钢 渗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