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镍薄膜

作品数:39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玲霞李颖赵高扬吴永刚曹立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溧阳华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溧阳市宏达电机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硅酸盐学报》《电子器件》《材料导报》《材料保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锡掺杂对氧化镍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辽宁化工》2022年第11期1520-1522,共3页吴欢 
采用溶胶法和旋涂技术制备了NiO薄膜和一系列锡掺杂的NiO薄膜,对其进行了形貌、成分表征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锡镍摩尔比为1/10的1Sn-NiO薄膜光调制79.1%,比NiO薄膜的光调制增大31.3%。适量的锡掺杂能有效提高NiO薄膜的变色性能。
关键词:氧化镍 电致变色 掺杂改性 光调制 
基于ITO的氧化镍薄膜制备及葡萄糖传感研究被引量:4
《化学研究与应用》2022年第9期2221-2227,共7页杨意 石文龙 吴青华 赵野 李超 宋芯 李宇春 
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掺铟氧化锡(ITO)的玻璃基板上制备NiO构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氯化胆碱-脲离子液体用作电沉积介质,探究了沉积电压,离子液体粘度和镍离子浓度对氧化镍薄膜葡萄糖传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
关键词:电沉积 氧化镍薄膜 葡萄糖传感器 离子液体 葡萄糖检测 
反应磁控溅射氧化镍薄膜的自旋塞贝克效应被引量:2
《人工晶体学报》2021年第9期1668-1674,共7页罗健 张小伟 代波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fksy23)。
自旋塞贝克效应是由(亚)铁磁体中的温度梯度引起自旋塞贝克电压信号的现象,目前已成为热自旋电子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在Si衬底上沉积NiO薄膜,分别研究了溅射功率、氧氩比例、溅射气压、衬底温度对NiO薄膜微...
关键词:氧化镍薄膜 自旋塞贝克效应 反应磁控溅射 热自旋电子学器件 反铁磁体 
激励电压对氧化镍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信息记录材料》2021年第7期35-36,共2页邱礼荣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制备了NiO薄膜,利用XRD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进行了形貌和成分的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数字源表对薄膜进行光学调制范围和响应时间等方面的测试,探究不同激励电压对NiO薄膜电致变...
关键词:氧化镍 电致变色 激励电压 
热氧化法制备NiO薄膜及其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郑州师范教育》2019年第2期14-18,共5页张翼东 
在氩气气氛下通过磁控溅射法在ITO基底上制备出单质镍薄膜,然后在空气中于400℃用一种简便的水热法退火处理2 h,利用热氧化法得到氧化镍薄膜。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关键词:氧化镍薄膜 磁控溅射 热氧化 光伏器件 
反应溅射制备Ni_xO_y薄膜的形貌与成分分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被引量:2
《硅酸盐学报》2018年第10期1347-1354,共8页彭寿 汤永康 金良茂 马立云 甘治平 金克武 王天齐 李刚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804a09020061);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704a0902010);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7030901085)项目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电致变色性能的NixOy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薄膜物相、价态组成、微观结构和电致变色性能...
关键词:氧化镍薄膜 表面微结构 价态组成 电致变色 
以尿素为燃料低温燃烧法制备氧化镍基光电器件
《郑州师范教育》2017年第6期30-35,共6页张翼东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资助项目(18A150052)
采用一种"化学炉"驱动的低温"燃烧"法分别在石英基底和ITO基底上制备出氧化镍薄膜,然后在空气气氛下225℃退火处理2 h。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
关键词:氧化镍薄膜 化学炉 尿素 燃烧法 光电器件 
氧化镍薄膜用于阻变存储器研究进展
《有色金属文摘》2015年第6期130-131,共2页周歧刚 
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资助(Z1408)
电脉冲诱发材料电阻可逆变化(EPIR)效应,即对薄膜施加电脉冲可以在室温下观察到体系电阻的可逆变化。利用EPIR效应可以制造新型的基于电阻变化的非挥发性存储器来代替制作工艺已经接近物理极限的闪存技术。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电阻式内存...
关键词:EPIR效应 电阻切换 电阻式内存 
神奇的人造树叶
《科学大众(中学生)》2015年第9期37-39,共3页李忠东 
获取安全燃料从树叶里发生的一种化学变化受到启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的氧化镍导电薄膜。它复制自然界中植物利用阳光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和碳水化合物类燃料的过程,构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
关键词:导电薄膜 氧化镍薄膜 加州理工学院 光阳极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光照 光阴极 化学燃料 太空旅行 放氧 
人工树叶:光合作用分解水获得安全燃料
《现代国企研究》2015年第7期93-93,共1页
加州理工大学人工光合作用联合中心(JCAP)的"人工树叶"项目包含了3个主要的组合部分:两种电极——光阳极和光阴极以及薄膜。光阳极利用阳光氧化水分子产生氧气、质子和电子,而光阴极利用光阳极产生的质子和电子合成氢气。膜,通常用塑料...
关键词:光阳极 加州理工大学 氧化镍薄膜 光阴极 氧化水 常用塑料 分解水 压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