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瞄准

作品数:43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荣达王宗军肖德云陈敏杨先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企业研究(理论版)》《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中国企业家》《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会计业绩评价在薪酬合约中的运用
《企业研究(理论版)》2011年第8期162-162,167,共2页梁杏宿 
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决定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补偿是企业组织激励实践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企业高级管理者行为乃至企业经营绩效;企业高级管理者报酬补偿方式决定了经理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进而会对企业运作...
关键词:企业高级管理者 会计业绩评价 薪酬合约 标杆瞄准 
基于标杆瞄准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研究被引量:5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年第3期16-19,共4页苑霞霞 余晓钟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SC10B001);2009年四川循环经济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HJJ--0908)
运用标杆瞄准的方法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通过与标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标及分析,找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间的差距及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制定改进计划并加以实施,由于标杆...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文化 标杆瞄准 
标杆管理:提高政府部门管理绩效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引量:2
《领导科学》2010年第24期22-23,共2页肖田野 张衡 吴晓青 
标杆管理,又称"标杆瞄准"、"基准管理",最早是从事复印机行业的施乐公司在面临市场占有率下滑的困境时,从不同方面向日本公司学习,通过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等,取得了良好的实效。这种管理方法被美国其他企业重视和效仿,并...
关键词:标杆管理 管理绩效 政府部门 施乐公司 市场占有率 复印机行业 标杆瞄准 基准管理 
基于标杆瞄准法的公路设计过程重组研究
《交通标准化》2009年第15期70-72,共3页张志强 
为缩短公路设计过程的周期,降低成本并提高设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标杆瞄准法的公路设计过程重组方法,给出标杆瞄准法的工作原理,分析重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组的具体步骤和应用案例。该方法可实现对设计过程的定性研究与定量评估,...
关键词:公路设计 过程重组 标杆瞄准法 
水平对比法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62-63,共2页安景文 李茜子 冯字欧 
一、水平对比法概述 水平对比法(Benchmarking)又称标杆瞄准、标杆管理,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20世纪90年代三大...
关键词:煤炭企业管理 水平对比法 20世纪90年代 应用 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管理学 标杆瞄准 标杆管理 
公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标杆瞄准策略研究
《山西科技》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廖圆圆 
文章分析了标杆管理在高速公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前景,着重探讨了公路施工企业在标杆选择阶段的瞄准策略和内外部标杆瞄准方法,并指出了在标杆瞄准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 质量管理 标杆瞄准 
标杆瞄准技术在美国造船业应用的进展
《船舶物资与市场》2008年第1期19-20,共2页孙崇波 贾建强 
标杆瞄准(Bench Marking,简称B.M)理论是一种管理理念,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核心内容就是向业界或其他行业的最优秀企业学习.基本过程就是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和经营管理方式与国内、国际具有可比性的企业进行...
关键词:标杆瞄准 美国 造船业 企业学习 应用 技术 经营管理方式 经营管理水平 
广州自来水仪器仪表公司管理质量分析与对策
《城镇供水》2007年第5期74-78,共5页方雄 
本文以组建中的广州自来水仪器仪表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使新成立的公司能正常发展,从管理质量的角度,提出采用标杆瞄准的方法,改进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关键词:管理质量 标杆瞄准 
标杆瞄准理论述评被引量:4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2期189-190,195,共3页吴坤 
综述了标杆瞄准的概念和标杆瞄准的起源,介绍了标杆瞄准发展的5个阶段,阐述了标杆瞄准的类型和实施标杆瞄准的最佳流程,指出了实施标杆瞄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标杆瞄准 竞争对手分析 竞争战略 企业管理 
实施业务流程改进 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电力学报》2006年第2期259-261,共3页李惠汾 
电力改革的深化,使供电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单纯的从技术条件、电力产品本身降低电力成本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研究从企业的运作机制、工程流程上寻找突破口。通过归并、清理、整合非增值环节和运作方式,形成...
关键词:工作流程 标杆瞄准 渐进式的改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