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为中心

作品数:65被引量:13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利慧严永福陈琳陈琳戴力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文天下》《理论观察》《当代舞蹈艺术研究》《金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源综合”和“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周贻白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综合艺术观念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陈杰 
综合艺术观念是贯穿周贻白戏曲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自歌、舞、乐、优四个基本元素,随后他又将杂技和武术纳入到组成戏曲的元素之中。戏曲的多源综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演员的表演实则是综合其它艺术门类成为戏...
关键词:周贻白 综合艺术观念 多源综合 表演中心 演员演故事 
以实战表演为中心的“四方融通”三栖影视人才培养——以《影视表演》为例
《艺术评鉴》2024年第9期111-116,共6页李扬 
本文将以“实战表演”为中心,探讨《影视表演》课程中培养适应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三栖影视人才。该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行业互动的局限性等问题,通过深度整合学术教育与行业实践,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适应性。...
关键词:影视表演 实战表演 四方融通 三栖影视人才 
对京剧现代戏创作的几点看法
《中国京剧》2024年第3期86-86,共1页王琳 
第一,京剧现代戏是京剧的第二种语言。如果说传统戏是京剧的母语,现代戏就是京剧的第二种语言。她不是母语的丰富,而是老树嫁接出的新生命。如同孩子,既有母亲的基因,更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还将面对不同的时代考验。京剧的特征是程式...
关键词:传统京剧 生命个体 唱念做打 表演为中心 京剧现代戏 复制粘贴 传统戏 规范化 
中国电影商业探索与革命话语的互渗——以易装表演为中心
《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第1期98-109,共12页丁珊珊 
易装表演是指在舞台或者银幕表演中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的表演方式。自古至今,无论中外,易装表演都在戏曲和戏剧舞台上有所显影。20世纪初期,电影成为流行的大众娱乐方式,而在中国电影史的长河中,“女扮男装”的易装表演叙事承载了更...
关键词:易装表演 反性别扮演 革命话语 商业电影 
万隆时代的中国舞蹈艺术——以非洲舞表演为中心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24-129,共6页郝宇骢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万隆会议不仅标志着中国与亚非国家政治经济层面的合作与交往,同时促进了亚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平等、尊重的万隆精神为核心,丰富多彩的亚非艺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文章聚...
关键词:万隆会议 非洲舞 跨文化交流 真实 社会主义文化 
以表演为中心的口传音乐研究四个关系维度——以五篇蒙古族口传音乐研究硕士论文为例被引量: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44-156,共13页博特乐图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科尔沁史诗的数字化整理及活态生成机制研究”(22VJXT008)阶段成果。
文本是表演的产物,唱奏表演则依靠传统,运用套路来完成。传统联结着群体的遗产,被个体所继承、积累并内化和改造,形成套路。套路是用来表演的音乐“语料”及其音乐“语用”系统。表演中传统与当下、群体与个体、程式与即兴等元素融为一...
关键词:表演 文本 传统 风格 语境 
以人为本,以表演为中心——论日本学者滨一卫的中国戏剧研究
《戏曲艺术》2022年第3期126-132,共7页赵婷婷 
日本学者滨一卫的《中国戏剧论》系统梳理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其研究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以表演为中心,提纲挈领,抓住了戏剧艺术最本质的特点。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从观众角度,探讨中国戏剧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力量,即深厚的群...
关键词:滨一卫 中国戏剧 观众 演员 科班 
“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让沉睡的艺术基因真正“活起来”
《中国政协》2022年第11期46-47,共2页张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作为中国影响最大、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表演是京剧艺术的核心;京剧是“角儿”的艺术,“角儿”是京剧艺术的中心。两百年来...
关键词:艺术生命力 戏曲剧种 京剧表演 表演为中心 京剧艺术 戏曲事业 艺术基因 中华文化 
从乐谱分析到以表演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型:基于中国学者音乐表演民族志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
《艺术探索》2022年第1期81-91,共11页余媛 赵书峰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20VJXG022)。
当下的中国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实现了从乐谱分析到以表演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型:其一,早期的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通常关注以音乐的“律、调、谱、器”为主的静态文本分析;其二,当下研究逐渐关注不同表演语境中动态的音乐表演文本的生产过...
关键词:音乐表演民族志 语境 可读性文本 可写性文本 
对戏曲表演艺术研究的呼唤 从姚璇秋先生艺术研讨想到的
《中国戏剧》2021年第9期4-6,共3页崔伟 
研讨姚璇秋先生的艺术成就,对于潮剧和姚先生本人无疑都是意义重大的。为什么呢?也许大家注意到了,时下戏曲的研讨针对剧目的多,聚焦演员的少;即使评判演员也多是就成就发表一些宏观的评判,但从戏曲表演规律的本体性和技术、时代、个人...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艺术 姚璇秋 表演为中心 潮剧 艺术成就 本体性 演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