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

作品数:11421被引量:195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勇肖培根许利嘉肖伟何春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个体记忆:《北行日录》与《揽辔录》淮燕行程的别样书写被引量:1
《文史哲》2023年第2期60-70,166,共12页刘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范成大与乾淳文官群体研究”(22BZW082)的阶段性成果。
南宋乾道年间,楼钥与范成大先后出使金国。在金国境内,二人从淮河至燕山城的行程大致相同,其日记体行程录《北行日录》和《揽辔录》的书写却呈现出别样姿态。由于出使时间不同,楼、范途中所录时节风物和时事见闻自有客观差异;而出使任...
关键词:《北行日录》 《揽辔录》 使金行程录 楼钥 范成大 
唐烜与桐城派——桐城派在北方传衍的别样路径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4-52,共9页于广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北疆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281)。
桐城派经清代几代学人和文士的努力,自桐城一隅传衍至大江南北十余省,成为清代中后期士林争相学习的显学。除了私人授徒、书院讲学为主的传衍方式,很多有志文章的文士也因乡谊、同年、同僚的关系,受到桐城派重要人物的影响。他们因桐城...
关键词:唐烜 吴汝纶 桐城派 古文 留庵日钞 
别样禅宗观:澄观“双会南北宗禅”的旨趣及其展开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22年第11期45-53,共9页王雪梅 曹振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南部县宗教与乡土社会”(编号18BZS076);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编号21JK0365)的阶段性成果。
中唐时代的澄观为后世呈现出一个别样的禅宗观:他虽认可南宗惠能的“六祖”地位,但并未真正接受南宗的禅宗史观;他不满禅宗南北二宗的对立冲突,致力于“双会南北宗禅”,而使南北二宗重新恢复禅宗“一味”的本来面目。他融会南北二宗对...
关键词:禅宗 南宗 北宗 融合 
叶适对荀子的思想定位:别样的“大本已失”而非“思想盟友”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5期47-54,共8页朱锋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ZX009)。
叶适思想有两大支点:一是圣贤治世谱系的阐释,一是依据形上学以建构道统。他从形上学的高度回应理学“由内圣推出外王”的偏执和批评荀子因“无体道之宏心”而造成见识甚浅,并以学说的治世效力来衡量先贤能否入列道统。知言(知圣贤言)...
关键词:崇儒 道统 知言 荀子 叶适 
生命共同体的别样表征——马丁·艾米斯《伦敦原野》中的后自然书写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22年第3期65-71,共7页王小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丁·艾米斯小说中的后现代生态思想研究”(19BWW049);河北省教育厅人文重点项目“英国当代作家马丁·艾米斯小说中的后现代生态思想研究”(SD191073)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当代文学巨擘马丁·艾米斯在其小说《伦敦原野》中,以反乌托邦的形式叙写了后自然世界中的人类、自然以及城市的时代弊病,既是一种生态预警式震慑,也是一种发人深省的启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拯救全人类的...
关键词:艾米斯 后自然 《伦敦原野》 生命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别样表达:国家需要和对象需要的关系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22年第3期5-15,共11页王立仁 孙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系统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4AKS019)。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也称根本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根本性质,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他矛盾的解决。从这样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一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矛盾 国家需要 对象需要 
孙犁抗战文学诗性叙事:“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艺争鸣》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张中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抗战时期敌后战场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7AZW024)的阶段性成果
在晋察冀边区作家里,从年龄来看,上有年长四岁的王林,下有年轻七岁的陈辉、魏巍等,孙犁居中;从创作量及作品影响来说,在1944年春赴延安之前,孙犁虽属中坚力量,但并非特别出众;然而到了1945年,经过延安精神洗礼之后,孙犁在对远隔千山万...
关键词:抗战文学 创作个性 诗性叙事 孙犁 晋察冀边区 映日荷花别样红 抗日军民 黄土塬 
小说叙事对历史的别样探源——以马尔克斯与阎连科为例
《中国比较文学》2022年第2期118-133,共16页张博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编号:19ZDA27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以马尔克斯与阎连科的作品为出发点,兼及其他作家的创作,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作家对历史探源的相似性与异质性,发掘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对历史本质进行独特的思考,探究他们如何以个人经验、生命经历、玄想冥思,和对人类历史...
关键词:文学叙事 历史探源 反固化思维 马尔克斯 阎连科 世界性因素 
“边缘”境地的别样风景——林莽早期诗歌创作及其与新时期文学话语关系探究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152-161,共10页于树军 
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境遇研究”(19BZW012)的阶段性成果。
白洋淀诗歌群落成员、朦胧诗人林莽创作于特定复杂时代语境的早期诗歌,沉郁凄婉、温厚中和、节制内敛而又不乏现代派色彩与思想锋芒,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然而在新时期诗歌史乃至新时期文学史上却一度被边缘化而处于“失踪”...
关键词:林莽 朦胧诗 “失踪者” 新时期文学话语 
也谈《郑振铎藏残本红楼梦》的独异性——以小红故事的别样呈现为中心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3期315-336,共22页石璐洁 
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课题“《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系列研究”(项目编号:20STA049)阶段性成果
在大多数脂本中,小红在姓名、出身、年龄、形象方面都存在矛盾,而《郑振铎藏残本红楼梦》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矛盾。但该本的处理同样存在问题。对比之下,我们认为,郑藏本并非作者初稿,其中应掺杂了后改之笔。
关键词:郑振铎藏残本红楼梦 小红 独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