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缘地貌

作品数:73被引量:24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华刘剑刚何红朱诚崔之久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知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四纪研究》《山地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沿加拿大北极公路前行 看多年冻土地带的奇异地貌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第7期158-171,共14页秦昭 戴骏泽 
加拿大的“北极公路”只是一个俗称,它其实是由两条公路——登普斯特公路和伊努维克一图克托亚图克公路连接而成。沿路而行,不但能看到极光、苔原等经典的极地景观,还能看到冰核丘、泥炭丘、石环等冰缘地貌。但除了这些奇丽的景色,作者...
关键词:多年冻土 冰缘地貌 温室气体 北极 加拿大 
辽东冰缘地貌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2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3年第6期23-31,共9页王琼 范志平 陈寒 韩青 李新仓 李一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冰缘地貌雪被-土壤界面DON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冻融驱动机制”(41977074);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辽东山地河岸带非生长季氮污染削减效应与机制研究”(LJKZ0380)。
辽东山地冰缘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土壤稳定性和土壤碳汇功能。为揭示土壤碳库稳定性及其调控机理,选择不同海拔的4种典型植被,测定并分析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植被、物理、化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植被>0.25 m...
关键词:冰缘地貌 植被 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影响因素 
辽东山区冰缘地貌大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的影响被引量: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69-81,共13页吴昊阳 牛健植 王迪 邱啟璜 杨涛 杨书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41801089)。
【目的】为明确辽东山区冰缘地貌土壤大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之间的响应关系,探究林地大孔隙分布规律及土壤稳定性和土壤抗侵蚀能力。【方法】选择辽东老秃顶子保护区的典型落叶阔叶林、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林地下...
关键词:土壤大孔隙 结构特征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可蚀性 
石冰川形成机制、运动特征及水文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冰川冻土》2023年第2期409-422,共14页周宇 李国玉 马巍 金会军 陈敦 毛云程 杜青松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03244,41702333,42272339);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FSE-ZQ-58,SKLFSE-ZT-202203,SKLFSE-ZY-20);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GY-Z23026)资助。
石冰川是含冰的舌状或叶状多年冻结地质体,广泛分布于全球范围内的高海拔和高纬度冰缘区,是多年冻土边界的重要代用指标。活动型石冰川沿山谷/坡向下缓慢蠕动,其活动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逐渐增强,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寒区地质灾害。此外,...
关键词:石冰川 多年冻土 气候变化 冰缘地貌 寒区地质灾害 
冻融作用对辽东山地古冰缘地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2年第11期46-49,80,共5页韩青 范志平 白洁 陈寒 李一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074,41877154);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21JH2/10300005)。
冻融作用改变了冰缘地貌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结构和水热运动规律,进而作用于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辽东山地古冰缘地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冻...
关键词:冻融作用 植被类型 无机氮 动态变化 
斜坡散粒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年第4期203-204,共2页王卓羽 
川藏工程走廊地质情况复杂,冰川、冰湖、冰碛地貌及冻融地貌特征明显,为易于理解寒冻(冻融)风化类的地貌及其工程影响,以及方便于工程防灾减灾处置,以下将以石海、石冰川、石河、岩屑堆为表象的堆积体统称为斜坡散粒体。本文将对斜坡散...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斜坡散粒体 石冰川 冰缘地貌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冰川冰缘地貌的科学价值及其保护开发研究被引量:1
《四川地质学报》2021年第S02期126-133,共8页张成功 宁萌萌 袁茂珂 陈斌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申报成功的世界地质公园。青藏高原的崛起,造就了公园内的繁多的冰川冰缘地貌。论文从昆仑山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地质景观分析入手,研究了公园重要冰川冰缘地貌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演化,进行...
关键词: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冰川地貌 冰缘地貌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现象及其气候意义
《冰川冻土》2021年第3期690-700,共11页刘擎 李宜垠 孙才奇 聂振宇 杨玮琳 崔之久 刘耕年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05)资助。
冰缘地貌与沉积是冰冻圈环境变化的载体,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了解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过去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地貌和沉积野外记录和实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至少下限到达海拔2900...
关键词:冰缘地貌 气候意义 青藏高原 格尔木-亚东 
《语文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吕俐敏 
缘字最早出现在睡虎地秦简中,是个从糸,彖(tuan)声的形声字,彖,是声符,不表示意义。缘,最早的解释是“衣纯也”,这里的“纯”读作zhun,现代汉语中,这个读音已经消失了。“纯”就是在衣领、袖口上包边的过程,也就是绲边、镶边等给衣服装...
关键词:形声字 睡虎地秦简 声符 现代汉语 容斋随笔 包边 冻融作用 冰缘地貌 
田桓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块碎石冻土成因机理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年第27期107-112,共6页伍运霖 刘天翔 邓清禄 雷航 
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3318800020);四川省交通科技项目(2013A1-3,2012C14-2)资助
田桓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发现岛状多年冻土,该区域现在不具有发育多年冻土的气候、地理条件。根据对研究区的冰缘地貌现象分析,并对冻土采用不平衡U系法测年得知该冻土非现在气候条件下形成,而是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盛期,年龄为(1...
关键词:多年冻土 冰缘地貌 末次冰盛期 气冷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