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基因

作品数:324被引量:128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政张大兵梁婉琪曹墨菊杨剑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育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核雄性不育系7024不育性遗传分析及不育基因初步定位被引量:1
《玉米科学》2024年第6期11-18,共8页刘丽滨 孔子豪 李聪 杨博皓 高树仁 孙丽芳 仲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22-Y1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新训练项目(XC2022024)。
以玉米核雄性不育系7024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可育株/不育株雄花育性鉴定和花药I2-KI染色、品红染色鉴定败育时期,分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生理生化特性。利用自交系Mo17 Ht、B73和17-703与不育株杂交构建3个F2群体和2个BC1F1群体进行遗...
关键词:玉米 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王晓波课题组克隆出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GmMs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17-517,共1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提高单产已成为当务之急。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提高产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单产可提高...
关键词:自花授粉作物 安徽农业大学 作物杂种优势 核不育系 遗传机理 核不育基因 育性基因 雄性不育 
遗传发育所玉米育性研究获进展
《粮油与饲料科技》2020年第5期51-51,共1页
玉米杂交优势强,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我国杂交种普及率近乎100%。玉米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解决制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组长期致力于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和应用,已克隆数个...
关键词:制种过程 人工去雄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基因 中国科学院 生物学研究所 PLANT 遗传发育 
温敏核不育水稻HD9802-9S育性相关基因的BSA测序初步分析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2期165-171,共7页甘丹阳 李龙盘 王倩 徐国成 居超明 
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2018ABA083)资助。
HD9802-9S是以HD9802S为母本、以固优1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一个温敏核不育系.人工气候箱鉴定该不育系转育起始温度高于HD9802S,表明HD9802-9S和HD9802S两个品系的育性调控基因有差异.构建HD9802-9S/R446 F 2群体和HD9802-9S/R144 F 2群体...
关键词:水稻 温敏核不育基因 BSA 基因定位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农学学报》2018年第7期62-67,共6页周小利 杨诗怡 陈志芸 索文龙 牛永志 马文广 廖菊够 顾菁 陈穗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栽培烟草与花烟草杂交不亲和性变化及花粉管突破花柱阻碍机制的研究”(31560419);贵州省烟草公司项目“栽培烟草与花烟草杂交育种及杂交不亲和机理初步研究”(201607);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立项科技项目“烟草雌雄蕊亲和性及单克隆抗体探索研究”(2017KY05)
为了了解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如何通过影响相关基因导致植株雄性不育,细胞核育性恢复基因如何作用于不育基因并使育性恢复,本研究综述了有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作用模型、育性恢复调控机制及恢复...
关键词:植物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不育基因 恢复基因 分子生物学 
大白菜育性相关基因1F203片段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第2期418-424,共7页王会满 辛喜凤 孙继伟 冀瑞琴 冯辉 
国家自然基金(31272157);辽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0071)共同资助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白菜类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遗传育种工作者集中研究的领域。为克服常规制种缺点,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雄性不育材料的创制,并积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分析其遗传规律。本次试验以大白菜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
关键词:大白菜 雄性不育基因 抑制消减杂交 表达分析 
HL-CMS同质异核近等基因恢复系‘L-Rf6’的构建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17期20-24,共5页刘杰 李威涛 王春台 刘学群 谭艳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稻HL-CMS两个不育基因与两个恢复基因互作机理的研究"(31170296)
为了研究红莲型水稻中2个恢复基因与2个不育基因的互作关系,用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粤泰A’(‘YTA’)与恢复系‘9311’杂交,所得F1代再与保持系‘粤泰B’(‘YTB’)多次回交,最终构建了与不育系‘YTA’同质异核的近等基因恢复系‘L-Rf6’...
关键词:水稻 CMS 近等基因系 育性 不育基因 
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第10期124-130,共7页王超 安学丽 张增为 杨青 饶力群 陈信波 方才臣 万向元 
国家"973"计划(2012CB723703);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专项(2012-2150299);山东省自主创新工程招标项目(2012SD09101-1)资助项目
植物雄性不育是利用植物杂种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雄性不育系变得更加便捷、经济和有效。综述了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
关键词: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 育性恢复基因 种子生产技术(SPT) 
水稻雄性不育新材料SC316的育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
《核农学报》2011年第3期416-420,共5页台德卫 易成新 黄显波 杨剑波 李莉 
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06003010B);农业部948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300400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安徽省农科院人才培养基金
采用连续回交方法,将SC316不育基因转育到中籼898品种中,研究不同世代回交群体、姊妹交群体及可育单株后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SC316不育基因在这些群体中的表现符合1对显性核不育基因遗传规律,该不育材料携带有显性核不育基因。
关键词:水稻 雄性不育 显性核不育基因 
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17AB育性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被引量:4
《园艺学报》2009年第3期427-430,共4页郭守鹏 刘海河 张彦萍 谢彬 张成合 申书兴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6000616)
利用AFLP标记技术,结合BSA法,用256个EcoRⅠ/MseⅠ(3+3)引物组合对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17AB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条特异的扩增条带E31M50。用该引物对后代分离群体进行分析,确定了E31M50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5.0cM。通过对这个多态...
关键词:西瓜 雄性不育基因 AFLP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