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建筑

作品数:57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鹏举周晶李天韩瑛刘明洋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建筑》《建筑师》《时尚北京》《内蒙古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蒙古高原藏传佛教建筑本土化进程及特征探析
《世界建筑》2024年第9期4-9,共6页陈未 林泽宇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1YJC85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08003。
本文通过对蒙古高原藏传佛教建筑演化发展的全方位梳理,解析了蒙古高原藏传佛教建筑在本土化过程中结构与造型的可变性以及空间形态的不变性特征,指出蒙古族藏传佛教建筑的本土化进程深受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和蒙古高原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 蒙古高原 本体化进程 
融合与共生:藏传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哲思演变与实践路径探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池梦洁 
2023年度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西藏山南文化遗产整合性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号:XZ202301ZR0045G);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交流视阈下西藏历史城镇与文化线路变迁研究”(项目号:22CSH03);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西藏历史城镇所证民族交流廊道研究”(项目号:SK2021-67)阶段性成果。
文章深入探讨了藏传佛教建筑中国化现象背后的哲学思想根源及其在建筑营造上的体现,分析了“依正不二”与“缘起性空”的哲学思想如何影响藏传佛教建筑的规划选址和建造格局,以及如何与汉文化的“象天法地”和“中正和合”思想相融合,...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 中国化 依正不二 缘起性空 文化融合 
呼和浩特市慈灯寺金刚宝座塔比较研究与特异性分析
《中外建筑》2024年第5期107-114,共8页刘宁 韩瑛 杨昌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978005,51968055,51668049)。
慈灯寺金刚宝座塔作为呼和浩特市的藏传佛教建筑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制和宗教内涵,学界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雕刻、艺术等方面,并未对其建筑形制与深层内涵的特异性进行深度剖析。文章选取慈灯寺金刚宝座塔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 金刚宝座塔 建筑形制 比较分析 特异性 
基于Isovist视域量化分析的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转经道空间视觉体验研究被引量:1
《世界建筑》2023年第12期106-113,共8页王志强 迟敏 高旭 齐卓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968055,52168008;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21MS05057,2022MS05023;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编号:2023YFHH0025。
针对当下藏传佛教建筑研究多集中于文化内涵、历史演进与形式特征,对物质空间的内在属性及体验感受分析尚不深入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建筑实体测绘与史料分析,借助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对藏传佛教建筑转经道空间原型进行提取与视域量化分析...
关键词:藏传佛教 转经道 ISOVIST 视觉体验 量化 
鄂尔多斯藏传佛教建筑的历史分期及地域特征研究
《新建筑》2023年第4期100-106,共7页韩瑛 李文华 李昊 杨昌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005,51968055,51668049)。
鄂尔多斯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因早期同土默特地区一体化发展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文章选取明清时期鄂尔多斯地区藏传佛教殿堂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整体研究的框架下,通过史料分析和比较研究,探寻本地域藏传佛教...
关键词:明清时期 鄂尔多斯 土默特 藏传佛教建筑 历史分期 殿堂建筑 
回廊式藏传佛教方楼建筑溯源探析
《古建园林技术》2023年第2期106-110,共5页陈未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KM20221001601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家族谱系的明代蒙古族藏传佛教建筑遗产的'基因性'研究”(21YJC850001)。
本文从西黄寺、善因寺、庆宁寺三座寺院的回廊式方楼入手,探讨了清代藏传佛教寺院中回廊式方楼的空间及形式特征,指出回廊式方楼的来源可能不是出自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布达拉宫白宫,而是来源于以大昭寺为代表的毘诃罗寺院模型。并在此基...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 回廊式方楼 西黄寺 
藏传佛教建筑研究评述及研究方法再思考被引量:3
《建筑师》2022年第4期95-105,共11页陈未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21YJC85000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KM202210016013)。
本文归纳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传播区域内寺院建筑的主要研究情况。提出了以人为主线及建筑空间性为原型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应用研究方法和从广域文化视角研究藏传佛教建筑的方法,以期学术界可以更有机地和深入系统地研究藏...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 研究评述 广域视角 新方法 
古塔凌霄海宝塔
《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9期60-60,共1页
“古塔凌霄”是明清志书中改定“朔方八景”之一,古塔即指盛名远扬的银川海宝塔。海宝塔巍然挺立于银川市城北海宝公园内,因其与银川市西的承天寺塔遥遥相对,俗称“北塔”,历史上还曾有“黑宝塔”或“赫宝塔”等称呼。海宝塔始建年代不...
关键词:清代乾隆 历史见证 藏传佛教建筑 始建年代 汉地佛教 伊斯兰教 北朝晚期 黑宝塔 
藏传佛教楼阁式佛殿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发展--以不丹建筑为中心
《西藏研究》2022年第1期122-130,F0002,F0003,共11页李天 周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藏传佛教建筑艺术在不丹的传播与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9YJC760045)阶段性成果。
楼阁式佛殿诞生于吐蕃时期,是西藏早期宗教建筑的代表性形制之一。由于楼阁式佛殿在西藏保存完好的建筑实例较少,此类建筑的外观形态与空间象征性来源、发展历程及衰落原因尚无定论。本文以受到西藏建筑文化辐射的不丹为中心,研究楼阁...
关键词:楼阁式佛殿 藏传佛教建筑 不丹建筑 
论蒙古族藏传佛教建筑的“模因性”——兼论以人物为主线的藏传佛教建筑研究方法被引量:4
《建筑学报》2021年第12期87-93,共7页陈未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1YJC850001)。
在总结当前蒙古藏传佛教建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主线研究藏传佛教建筑的新思路。以蒙古早期俺答汗建造的寺院为例,从供施关系中的"供"(蒙古族贵族)和"施"(藏传佛教僧侣)两个方面讨论了蒙古寺院建筑的模因性,力图为当前的蒙...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 模因性 研究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