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诗

作品数:149被引量:13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宏生胡元翎岳淑珍甘松陈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自然中的欢乐与哀愁——论杜甫草堂生活书写及其情感抒发
《今古文创》2024年第33期44-46,共3页潘雪婷 
安徽大学大自然文学协同创新中心23年研究生课题“大自然中的欢乐与哀愁——论杜甫草堂生活书写及其情感抒发”(项目编号:ADZWY23-18)。
杜甫先后在成都草堂居住了约四年,其草堂诗占至今流传诗作总量的百分之二十。杜甫对草堂的喜爱,基于其幽静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山水风景以及热情好客的邻居。诗人此前历经动荡漂泊,直到定居草堂方得身心的宁静。但寓居草堂的闲适生活背...
关键词:杜甫 草堂诗 自然 心态 
从《草堂诗余》到《词综》:清词雅俗之辨的深入
《今古文创》2024年第35期31-33,共3页曾昀 
“雅”与“俗”作为一项批评标准广泛运用于词学领域。清代朱彝尊编纂《词综》,尊姜张,尚醇雅,旨在拨正遗留的“草堂遗风”。从《草堂诗余》到《词综》,词由“俗”变“雅”,体现着以市民为代表的大众审美意识和以士大夫为代表的上层审...
关键词:《词综》 《草堂诗余》   
明代“花”“草”崇尚对清初词坛的影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岳淑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草堂诗余》的纂刻及其词学影响研究”(21BZW013)。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
关键词:清初词坛 《花间集》 《草堂诗余》 “花”“草”崇尚 
黄钊故居所藏石刻四块发覆
《客家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1-8,共8页李欣祥 
黄钊字谷生,号香铁,清代嘉应州镇平县人,嘉道年间著名诗人,他的传世诗作有《读白华草堂诗》三集二十九卷,共计两千三百余首。稍后的嘉应州著名诗人胡曦将黄钊的诗和同时代的宋湘、李平并称为“吾梅诗三家”。
关键词:宋湘 嘉应州 嘉道年间 草堂诗 镇平县 黄钊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75-176,共2页
苏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陈水云:《〈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与词学阐释》指出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
关键词:《草堂诗余》 唐宋词 高校文科学报 词选 尊体 词学 诗乐 知识空间 
《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与词学阐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陈水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清代词学观念史研究”(项目编号:17JHQ046)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
关键词:明代 词学 草堂诗余 阐释群体 知识体系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论杜甫草堂诗生活与环境景物描写及其思想史意义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24年第1期175-192,共18页吴怀东 
杜甫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伟大诗人,草堂诗环境景物描写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草堂诗既客观记录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社会关怀,也反映出他热爱世俗生活的思想特点;草堂诗的环境景物描写客观、细腻、生动,突破了情景结合的传统。草堂诗的生活与...
关键词:杜甫 草堂诗 日常生活 环境景物描写 理学 
《何景明清溪草堂诗》赏析
《半月选读》2023年第24期38-39,共2页张蒙 王瑞钢 
张瑞图草书《何景明清溪草堂诗》丝质,纵222厘米,横49厘米,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二级品。此轴以草书录明代何景明《清溪草堂》诗一首:“夜夜闻清籁,朝朝见碧浔。百年应有寄,终日自长吟。宿桨依沙树,开窗散禽。生涯众人事,不独爱幽深。”落...
关键词:张瑞图 何景明 博物馆馆藏 草书 新乡市 清溪 
山水营城 发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5期R0002-R0002,V0001-V0011,共12页李忠东 嘉楠(摄影) 
成都,古蜀文明、三国往事、草堂诗话成为这座古老城市鲜明的记忆,而闲适安逸的生活、麻辣鲜香的美食更是闻名遐迩,民谣里的成都令人迷醉,大熊猫更是成了这座城的标志性IP,赢得粉丝无数。在西侧高高隆起的雪山之下,这座超大城市铺陈在广...
关键词:超大城市 古蜀文明 多元文化 草堂诗 成都平原 民谣 自由生长 
成都双眼井
《当代老年》2023年第4期56-57,共2页王霞 
到成都,看双眼井的人不多。大多的人都流连于热闹的宽窄巷子的商铺里,大小茶楼的龙门阵中,杜甫草堂诗意的氛围上。而双眼井,它在正通顺街口,独自安静地静默在自行车后,听着身边买卤味,赶公交的居民们的脚步声,怀想着,曾经那个稚嫩的少...
关键词:宽窄巷子 杜甫草堂诗 龙门阵 成都 自行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