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捕获器

作品数:32被引量:16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建芳金章东冉莉华陈荣华张飞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子技术应用》《地球科学进展》《科学通报》《海洋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赤道印度洋中部沉降颗粒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调控机制研究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4年第2期324-332,共9页余锦萍 张静静 李宏亮 卢阳阳 何兴举 武则州 陈建芳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II(GASI-04-HYST-01,GASI-01-EIND-STwin);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B23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039,42206038)。
基于2020年1—12月在赤道印度洋中部海域获取的沉积物捕获器时间序列样品,分析了沉降颗粒物与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卫星遥感、数值模式及再分析数据探究上层物理过程对生物泵输出通量...
关键词:海洋化学 沉降颗粒物 沉积物捕获器 混合层 温跃层 赤道印度洋 
可潜浮式沉积物捕获器结构设计与稳性分析
《中国舰船研究》2023年第5期104-110,共7页王瑞 于曹阳 钟一鸣 连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9161);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前瞻布局项目(2020QY10)。
[目的]针对可潜浮式沉积物捕获器(FST)的时变姿态会影响采样效率的问题,对全采样流程内FST的质心偏移规律及姿态角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方法]设计一种包含采样模块及浮力调节模块的FST,然后利用Solid Works软件进行建模,建立坐标系...
关键词:可潜浮式沉积物捕获器 结构设计 稳性分析 
南海西沙和南沙捕获器浮游有孔虫通量季节变化与区域对比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1年第2期209-220,共12页梁诗茵 向荣 杨艺萍 钟福昌 袁曼曼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6063,4197606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B42030103)共同资助。
对2012—2013年南海西沙和南沙沉积物捕获器中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3属20种,群落组合以热带亚热带暖水属种为主。上层捕获器中浮游有孔虫年通量在南沙海区(201480枚·m^(-2)·y^(-1))明显较高,是西沙海区(99676枚·m^(-2)·y^...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通量 沉积物捕获器 区域对比 季节变化 
现代浮游有孔虫对南海西南部上升流的响应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3期801-810,共10页俞宙菲 李保华 李宏亮 张静静 陈建芳 
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26000000);自然资源部"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批准号:GASI-03-01-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6073、41906058和4190604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JT1501)共同资助。
现代夏季风系统导致了南海西南部(越南岸外)上升流的发育,但浮游有孔虫对夏季上升流的响应如何尚缺乏实测资料,这不利于准确地利用有孔虫来重建古上升流的活动进而反演过去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本研究利用2014年4月14日至11月1日布放于南...
关键词:沉积物捕获器 上升流 南海 夏季风 浮游有孔虫 
太湖湖滨带春季悬浮物沉降特征与水体营养盐响应被引量:8
《环境科学》2017年第1期95-103,共9页祁闯 王国祥 吴馨婷 许晓光 韩睿明 吴松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3078);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8-02);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项目(JSZC-G2014-212)
为研究湖滨带悬浮物沉降过程中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状况,在太湖西岸湖滨带典型区域进行原位沉降实验,计算了沉降量和沉降通量,并对沉降过程中TP、TN、NH+4-N、NO-3-N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太湖西岸湖滨带沉降通量表现为人工芦苇区>近岸无植...
关键词:太湖 湖滨带 沉降通量 沉积物捕获器 营养盐 
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技术应用》2016年第11期46-48,55,共4页于海滨 盛旭锋 余小非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资助项目(DY125-11-T-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90401)
针对海洋沉积物在海洋多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MSP430处理器为核心,结合时钟芯片、步进电机及各种传感器,实现了捕获器在海底一年自动定时收集沉积物,并记录运行状况信息的要求。经测试,...
关键词:沉积物捕获器 MSP430 低功耗 自动化控制 
黄河口埕岛海域悬浮沉积物沉降规律原位观测被引量: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年第3期171-181,共11页张少同 贾永刚 郭磊 刘晓磊 文明征 单红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316;413722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402253)
运用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原位捕获了黄河口埕岛海域某观测点的沉降沉积物,并结合同步的波浪、海流、水深等水动力参数观测以及后续土样粒径分析等研究手段,计算了沉降通量,推断了沉降沉积物的来源,并结合理论计算探讨了悬浮沉积物沉...
关键词:沉降通量 沉积物捕获器 现场观测 再悬浮 黄河口 
南海沉降颗粒物U37K'指标的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6期1354-1365,共12页张静静 李宏亮 陈建芳 M.G.Wiesne 金海燕 冉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批准号:91128212)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JT1010)共同资助
根据南海不同海区的时间序列沉降颗粒物的U37K'指标及基于该指标估算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试图探讨现代过程对地球化学古环境参数的改造.结果表明,通过沉降颗粒物中U37K'估算的SST与卫星测算的SST在大多数...
关键词:古环境替代指标 U37K'温度 沉积物捕获器 南海 
南海西北部沉积物捕获器中颗石藻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记录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5年第12期11-18,共8页冉莉华 Luc Beaufort 李宏亮 陈建芳 Martin Wiesner 杨志 张静静 孙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128212;41006034);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JT1401;ST1010;JG1220);"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3-01-03-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12-1065)
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回收的连续时间序列沉降颗粒物样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南岸外陆坡外缘海域颗石藻的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引起的海南岸外上升流以及冬季风导致的混合层深度增加都会刺激该区域颗石...
关键词:颗石藻 海南岸外上升流 沉积物捕获器 Florisphaera profunda 
溶解作用对南海北部沉积物捕获器碳、氮通量估算的影响
《海洋学报》2015年第12期19-26,共8页孙麟 李宏亮 Jennerjahn Tim 冉莉华 金海燕 张静静 Wiesner Martin 陈建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1282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T1010)
由于化学溶出、物理溶解以及胞外酶等作用,沉积物捕获器中颗粒物在锚系布放期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从而引起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通量的低估。本文对于1987—1988年南海北部中深层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的溶解作用进行了...
关键词:南海 沉积物捕获器 溶解作用 通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