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东太平洋

作品数:158被引量:74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照渤彭加毅李崇银张韧蒋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气象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49
《应用气象学报》2006年第1期1-9,共9页高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5014);国家气候中心课题QHBH-YW-2005-7共同资助
基于我国台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ERSST资料讨论了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淮河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在突变之前,其降水呈线性减少趋势,...
关键词:淮河夏季降水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年代际变化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被引量:51
《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第3期331-338,共8页励申申 寿绍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 963 51 80资助
对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作功率谱分析和相关分析 .指出秋冬季增暖的厄尔尼诺事件对应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多 ,春夏季开始发展的 EN-SO事件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少 .对两种在不同季节增暖的 ENSO事件对...
关键词:江淮流域 夏季降水 赤道 东太平洋 海温 旱涝 
ENSO事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4
《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第4期473-481,共9页刘永强 丁一汇 
从东亚环流、旱涝、台风活动和东北夏季低温等方面总结了 ENSO 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的观测结果和可能的物理机制,并讨论了与之有关的问题。通过总结和讨论期望对 ENSO 的影响及预报价值有一个总的评估。
关键词:ENSO 天气气候 赤道东太平洋 年际变化 气候异常 南方涛动 环流系统 赤道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气温变化 
毛乌素沙区近期气候振动的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1991年第2期175-183,共9页孙安健 曲建和 刘德松 
国家气象局气候基金
本文利用毛乌素沙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论述了促使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气候条件。分析该沙区边缘地带与沙化有关的降水量、蒸发等因子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振动所具有的准周期性,建立它们与各环流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年降水量...
关键词:气候振动 气候变化趋势 环流因子 毛乌素 降水量减少 西太平洋副高 赤道东太平洋 半干旱气候 鄂托克 干燥度 
北半球500hPa3—5年周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应用气象学报》1990年第2期169-176,共8页林学椿 
本文用带通时间滤波器,对北半球500hPa 高度距平(从1951年1月—1986年12月共432个连续月)的每个格点的时间序列进行滤波计算,初步结果如下:1.北半球500hPa 普遍存在3—5年周期,该周期的相对方差都在30%以上。35°N 以南相对方差可达50%...
关键词:Pa3 年周期 赤道东太平洋 遥相关 距平 频散 射线路径 水异常 相对方 位势高度 
十五世纪以来南方涛动指数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重建
《应用气象学报》1990年第1期34-44,共11页宋洁 张先恭 
本文利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等级资料,用典型相关的方法重建了15世纪以来的南方涛动指数(SOI)和北太平洋海温(SST)场。在 SOI 的重建中校准了1913—1973年校准期方差的40%,在1852—1912年的独立验证期验证了方差的20%;在北太平洋 SST 的...
关键词:南方涛动 北太平洋 赤道东太平洋 温场 ENSO 气候异常 冷期 指数和 暖期 海平面气压 
厄尼诺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1989年第2期214-218,共5页赵圣菊 姚彩文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副热带高压——“凉夏”、“烂冬”、“暖湿条件”——小麦赤霉病大流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均存在较好的关系。所以认为厄尼诺现象的出现可作为长江流域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前兆性指标。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凉夏 赤道东太平洋 热带高压 暖湿 流行程度 长江流域 海面温度 年平均 距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