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

作品数:614被引量:2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理赵学功李丹慧邓峰陈少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孙子兵法》视角下的俄罗斯出兵叙利亚行动分析
《军事文摘》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孙雪 
《孙子兵法》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和作战的一般规律,蕴含着普遍的制胜之道,对当今世界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孙子兵法》译成俄文已上百年,是其历届军政领导人的必读之作。二战中,苏军将《孙子兵法》列为军事学术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子兵法》 军事学术史 卫国战争 教学研究 制胜之道 俄罗斯 引经据典 叙利亚 
共贺神赛:潇贺古道民间神祠壁画“出兵入将”图像主题研究
《装饰》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李济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村落发展史(多卷本)”(编号:19ZD19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共同体叙事研究”(编号:23YBQ108)阶段性成果。
潇贺古道地区现存较多的明清时期民间神祠,其中大殿两侧山墙的“出兵入将”壁画图像显示出模式化的地区风格,依照图像分析及民俗考察,可以明确主题为该区域民间迎神赛会仪式始末两个瞬间定格场景的描绘,即右壁、左壁分别对应仪式中的迎...
关键词:“出兵入将” 模式化 迎神赛会 文化语境 地域性 
西藏地方出兵配合清廷平定瞻对工布朗结的原因
《中国藏学》2024年第6期97-106,216-217,共12页刘锡钺 
四川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4年“揭榜挂帅”项目“四川藏彝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探索实践”(项目编号:CSD24-27)阶段性成果
清道光至同治年间,瞻对土司工布朗结势力坐大,严重挑战了我西藏地方政府与清廷中央的权威。西藏地方政府出兵配合清廷,双方共同平定了工布朗结。文章认为,推动西藏地方出兵的原因在于:首先,工布朗结不尊重佛教并极度蔑视西藏地方政府;其...
关键词:西藏地方政府 清廷 瞻对 工布朗结 川藏大道 
既来之,则安之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第8期73-73,共1页
春秋时期,鲁国负责朝政的大臣季氏打算出兵讨伐鲁国的附属小国颛臾。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季路当时在鲁国做官,他们前去请教孔子:“老师,季氏准备出兵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有,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颛臾本来就是鲁国的附属国,为什么还要...
关键词:春秋时期 鲁国 冉有 季氏 出兵 附属国 孔子 
“驱准保藏”——康熙末年清朝政府推进政治一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行动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18-26,共9页赵心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藏地方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7ZDA159);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与文化研究项目(2024GTT-WT02)阶段性成果。
“驱准保藏”指康熙末年清朝政府驱逐袭据拉萨等地的准噶尔军队并采取措施维护西藏稳定的战略行动。准噶尔部突袭西藏是其扩张野心不断膨胀并误判形势的结果。康熙五十七年、五十九年清政府两次出兵西藏,这两次出兵一败一胜各有其特点...
关键词:驱准保藏背景 出兵经过与特点 稳定措施 历史影响 政治一统与国家统一 
俄罗斯“出兵”拉美蕴意几何
《世界知识》2024年第14期42-43,共2页徐帅 周宸伊 
2024年6月中旬,由“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喀山”号核潜艇等四艘舰艇组成的俄罗斯海军编队远赴加勒比海,访问古巴、委内瑞拉,并与古巴军队举行联合军演。美方对此表达强烈不满,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而几乎在同一时间(6月15日...
关键词:海军上将 乌克兰危机 戈尔什科夫 当事方 俄罗斯 联合军演 加勒比海 核潜艇 
1631-1634年出兵西藏之喀尔喀阿海岱青身世及其事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宝音德力根 格桑达尔基(译) 
文章利用《清内阁蒙古堂档》等史料考证了《五世达赖喇嘛自传》所载喀尔喀阿海岱青之身世及其在青藏地区的主要事迹。阿海岱青是喀尔喀黄金家族始祖格列山之次子诺颜泰曾孙,其父崆奎为喀尔喀右翼济农。阿海岱青家族在喀尔喀右翼中最早...
关键词:17世纪30年代 喀尔喀阿海岱青 蒙藏关系 
二次北伐期间日本出兵山东的决策、行动与目的被引量:1
《民国档案》2024年第1期123-135,共13页王美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战时日本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调查、认知与决策(1931—1945年)”(20AZS012)的阶段性成果。
1928年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期间,日本两次出兵山东,在中国领土上引发与北伐军的战争,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略,并非“自卫战争”。为转嫁开战罪责,日军残杀蔡公时。日本出兵目的并非“护侨”,亦非“抢立军功”,而是为实现一系列侵华目标:既含...
关键词:北伐 日本 出兵山东 济南惨案 蔡公时 
从“七大恨”到“报君父之仇”:清军入关的舆论引导
《形象史学》2024年第1期256-267,共12页刘文星 
清军入关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围绕清军入关的原因、经过、性质、历史意义等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论争,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清军入关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经历了长期的谋划,伺机而动。...
关键词:清军入关 军事力量 舆论引导 制造舆论 天下人 伺机而动 重大事件 出兵 
二战期间日本出兵占领印度尼西亚油田始末
《石油知识》2023年第6期32-33,共2页郭永峰 
日本帝国主义二战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足够的石油资源;而其疯狂投入二战,四处侵略的动机之一也是寻求足够的充裕的石油资源。日本在亚洲疯狂掠夺他国财富,曾经出兵印度尼西亚,肆意掠夺石油资源。
关键词:石油资源 印度尼西亚 掠夺 出兵 二战 疯狂 日本 帝国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