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反并同

作品数:49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郑兰斌杨艳玲华峰韩景春王海锋更多>>
相关机构:天长市铜城中学金溪一中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建工师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少年》《物理实验(中学部分)》《中学理科(综合)》《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解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串反并同”规律的严格证明和使用条件被引量:1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年第2期35-36,共2页陈云富 
电路动态分析和电路故障的判断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电学的常考点之一.常规的程序法,从"局部—整体—局部"分析的方法虽然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但遇到电路元件较多时,解题过程较为复杂."串反并同"规律法...
关键词:使用条件 高中物理教学 电路故障 解题过程 原电路 判断分析 动态分析 法能 电路元件 虚线框 
“串反并同”有局限性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5期31-31,共1页孙中军 
用“串反并同”判断直流电路变化的一些问题,确实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但是,“串反并同”并非普遍规律,是有其适用条件的.遇到动态电路问题便采用“串反并同”很可能导致解题失败.下面将“串反并同”适用条件总结如下,以...
关键词:局限性 动态电路问题 直流电路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解题 
守恒思想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被引量:1
《克拉玛依学刊》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李晓谷 
关键词:物理解题 电势能 等势面 最大静摩擦力 变化量 串反并同 电压表 磁感强度 滑动触头 重力势能 
巧用“串反并同”速解电学问题
《中学物理》2002年第19期60-61,共2页杨服臣 
在中学物理电学部分的习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电路中某一电阻发生变化时,其他用电器(或电表)的电流、电压、电功率如何变化?下文介绍一种快速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即“串反并同”法.
关键词:中学 物理教学 电学 习题教学 解题方法 
“串反并同”在限流动态电路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初中版)》2001年第8期45-47,共3页陈远法 
关键词:初中 物理题 电学问题 解题技巧 
再议“串反并同”法
《物理教师》1995年第10期20-20,共1页周济源 
贵刊1992年11期刊载了《对“串反并同”法一文的补充》(简称《补充》),是对1988年12期分析电路故障的“串反并同”法的补充(非同一作者)。《补充》对应用“串反并同”法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判断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
关键词:串反并同 法的适用 断电路 故障分析 滑线变阻器 内阻r 解题技巧 电源电动势 电路故障 “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