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

作品数:361被引量:42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仁瑄徐时仪王华权孙建伟李曌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匡正玄应《一切经音义》考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真大成 雷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汉至唐朝出土文献汉语用字研究”(21&ZD29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汉文佛经用字的整理、汇纂与研究”(23QNYC01ZD)的阶段性成果。
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部偏重辨析佛经写本中疑难字、同形字、生僻字的大型音义书。在编纂过程中可洪十分注重参考已有的音义材料,尤其是玄应《一切经音义》,其引用类型包括字形、注音、释义等,同时又经常对玄应解释中的疏误...
关键词: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 玄应《一切经音义》 匡正 误改 
《一切经音义》与古籍整理研究被引量: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12-18,共7页徐时仪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T0404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前后相承,诠释了一千多部佛经中的词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入藏佛经的缩影,据其所释某部佛经的词语可比勘唐宋传本与今传本的异同,而由其所释各部佛经则可略窥其时入藏全部佛经的概貌,且玄应和慧琳征引...
关键词:《一切经音义》 古籍整理研究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76-79,共4页萧瑜 
通过辨析孙殿起所著《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我们可为之 增补两条新的版本信息:1.该抄本为高邮王氏家传之书。2.该抄本的底本是最早不超过明英宗正统五 年(1440)的永乐北藏本,或是更晚至顺治、康熙间刊...
关键词:《贩书偶记》 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 抄本 辨疑 
慧琳《一切经音义》成书年代考实及其他被引量:4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18-18,30,共2页文亦武 
唐释慧琳撰《一切经音义》的成书年代,过去或曰成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或曰成于元和五年(810),一直没有定论,因二说皆为孤证。今本文得《册府元龟》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二》所载一条慧琳于元和三年三月向朝廷进献...
关键词:《一切经音义》 成书 元和二年 
《大唐西域记校注》商兑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姚永铭 
关键词:《慧琳音义》 《大唐西域记》 校勘者 《说文》 俗字 校勘学 “尔” 《干禄字书》 一切经音义 《经典释文》 
《后汉书》词语校释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3期38-42,共5页何亚南 
关键词:《后汉书》 《原本玉篇残卷》 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 标点本 现代汉语 “失” 《汉语大词典》 《一切经音义》 词语校释 
《春秋左传注》语词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王卫峰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合并经传而为笺注,征引淹博,考辨缜密精当,胜义层见迭出。在校勘和注释中,作者探赜索隐,多发前人之未审,成就很高,堪称当今《春秋左传》研究之巨擘。《左传》之为经典,古来研治者众矣,而歧说悬疑益...
关键词:《春秋左传注》 《广雅疏证》 《左传》 皮肤病 杨伯峻 《一切经音义》 洪亮吉 《春秋左传》 疥癣 杜预注 
谈隶定古文中的义近误置字被引量: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6期25-26,共2页徐在国 
关键词:《古文四声韵》 《篆隶万象名义》 《一切经音义》 《龙龛手镜》 《集韵》 古籍整理 《史记·秦始皇本纪》 《宋本广韵》 《尔雅义疏》 《说文解字》 
论《经籍籑诂》的编纂及其功过得失被引量: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1-8,共8页陈东辉 
论《经籍■诂》的编纂及其功过得失陈东辉先秦典籍中的字义,到了汉代已难以理解,需要经学家专门为之作注。这种为古籍作注的学风一直沿续至初唐,注解的范围也由儒家经典扩展到所有的先秦典籍及部分汉人著作。在上述汉唐旧注中,保存...
关键词:《经籍纂诂》 故训汇纂 《尔雅》 训诂之学 《说文解字》 训诂学 《一切经音义》 《说文》 《集韵》 《经典释文》 
唐诗异文的订讹还是以审慎为是——兼与黄灵庚先生商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3期59-61,共3页王光汉 
唐诗异文的订讹还是以审慎为是——兼与黄灵庚先生商榷王光汉前人在整理唐诗时,对异文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清编《全唐诗》亦复如是,基本上保留了所见的异文。一些有名的唐诗注家对异文也多取“述而不作”的态度,不定其是非,更不...
关键词:唐诗异文 《全唐诗》 讹字 《元和郡县图志》 “兴” 《一切经音义》 《经籍会通》 假借字 三种类型 古代传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