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汉

作品数:39被引量:4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合肥方言考释单音动词单音动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建设》《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文献》《古籍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语委科研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词典对假借与通假的处理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6-21,共6页王光汉 
国家语委"十五"规划科研项目"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规划化研究"(YB105-11B)资助
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古人写的别字,词典的注音与释义需要对这二者有所区分。假借造字形成古今字,古字注音当以古代韵书作依据。今字音有变化的应注出区别;通假字今音与本字音不同,宜遵"读以本字"之训注本字音。假借造成古今字以不用"通...
关键词:词典 假借 通假 注音 释义 
《蒹葭》——中国最早的朦胧诗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2-84,共3页王光汉 
《蒹葭》一诗向我们提供的是诸多的朦胧,构成的是一幅长长的朦胧画卷,贯穿于全诗三章的"从",使我们清晰地感知到作者是在讴歌追求及其异乎寻常的执着精神。该诗产生了作为朦胧诗所最为重要的多义项性。特别是"伊人"的虚幻,为我们打开了...
关键词:诗经 蒹葭 最早 朦胧诗 
典故词语的构词与立目问题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1-46,共6页王光汉 
通过大量事例着重阐述典故的构词特点,研究典故词的立目原则和方法。指出典故词是"介于词与语之间的非词非语"的一类,结构样式有的像词,有的像语。有偏正、联合、主谓、述补、述宾、状谓等多种。所有典故词基本都离不开人、地、物、事...
关键词:典故词语 构词 立目 
论天津方言岛的形成因于淮军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15,共5页王光汉 
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对天津方言发源于固镇话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天津虽得名于六百年前的朱棣,"燕王扫北"或有一些凤阳一带的人曾居留于天津,但六百多年的语言变化,不可能使并不闭塞的天津和一直生活在皖北尤其是固镇的人语言变化同步。基...
关键词:天津 方言 固镇 合肥 
合肥方言单音形容词考释二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31-34,共4页王颖 王光汉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规范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合肥方言研究"(2008sk503)基金资助
考释合肥方言单音形容词42个,着重讨论这些形容词的词形。说明合肥方言"烈"、"康"、"■"、"■"、"丑"等保留了古代的词义,"侧"等保留了古代的语音。另外还对《现代汉语词典》等现有词典或著作在"娝"、"疲"、"韶"、"俷"、"尖"、"怵"等的...
关键词:合肥方言 单音形容词 考释 
合肥方言单音形容词考释被引量:1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王光汉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规范研究"(YB105-11B);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合肥方言研究"(2008sk503)基金资助
考释合肥方言单音形容词42个,着重讨论这些形容词的词形。说明合肥方言"■"、"蠡"、"趮"、"乔"、"■"、"■"、"左"、"■"、"萎"、"鹜"等保留了古代的词义;另外还对《现代汉语词典》等现有词典或著作在"硙"、"趮"、""、"倯"、"萎"、"本"...
关键词:合肥方言 单音形容词 考释 
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再续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王光汉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学规范研究"(YB105-11B);安徽省教育厅"合肥方言研究"项目(2008sk503)资助
本文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7个,其中"垛"、"撮"、"泚"、"觑"、"搛"、"斗"、"纠"、"勒"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亢"、"■"、"■"、"■"、"靸"、"仰"、"■"、"■"...
关键词:合肥 方言 单音 动词 考释 
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续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王光汉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规范研究"(YB105-11B);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合肥方言研究"基金(2008sk503)资助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5个,其中"煠"、"下"、"降"、"冲"、"(目聂)"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食掌)"、"揰"、"嬔"、"鵮"、"敹""胤"、"縼"、"煠"、"■"、"烴"、"烼...
关键词:合肥方言 单音 动词 考释 
关于合肥方言“擐”的考释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3-5,共3页王光汉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合肥方言研究"(2008sk503)系列成果之一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擐"读huàn音,有"贯穿,穿着"义。据《说文》之解释,据典籍之考辨,据合肥方言之旁证,认定"擐"古读为guàn,当是今所言"挎"之本字。又"擐"读juǎn音有"系"、"拴"义,据"擐"之字义源流,据书证及合肥方言,认...
关键词:合肥方言  考释 
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王光汉 
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李鸿章与安徽"(2007SK360)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基于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一书,归纳分析梁启超对李鸿章的看法。梁认为李鸿章是"真将将之才"的兵家,是"为时势所造"的洋务"英雄",是"应龙入井"的外交家;认为把晚清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将"怨毒集于李之一身"是不公道的。...
关键词:梁启超 《李鸿章》 李鸿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