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南

作品数:20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后汉书《后汉书》汉语语法史中古汉语汉译佛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语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美之难与艺术的真谛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51-54,共4页何锋兵 何亚南 
对色情与艺术本质差异的美学反思,既有利于理论上澄清二者的根本区别,解开审美之谜,更可在比较视域下深刻理解艺术的本质及创造的真谛。艺术存在之根就在其"形式",艺术家就是"形式"的发现者、创造者和展示者,审美所"审"者就首先是世界的...
关键词:审美之难 裸体 形式 美学反思 
南北朝时期语气词“耳”、“乎”的南北差异被引量:2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38-43,48,共7页罗素珍 何亚南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7JJD740068)
揭示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南北差异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南北朝时期一些经典中土文献进行穷尽性调查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语气词"耳"、"乎"用法的南北差异存在某种相似性———各语法意义的使用频率存在着差别,我们把它归纳...
关键词:语气词   南北差异 
《后汉书》词语释义献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何亚南 
《后汉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从训诂的角度看,无论是古注还是目前通行的辞书,对这部文献词语的释义还都存在着瑕疵。要给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者提供更为完善的注本,就需要训诂研究者不断作出努力。《汉语大词典》对《后汉书》中出现...
关键词:词语训诂 后汉书 
试论《你呢贵姓(学清)》的语料价值被引量: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54-160,共7页何亚南 苏恩希 
不断发掘具有口语性质的研究资料,是汉语史研究领域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有些国外汉语资料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独特的语料价值,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韩国汉语教材《你呢贵姓(学清)》,就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国外汉语文献。该书具有浓烈...
关键词:汉语史 语料价值 《你呢贵姓》 《学清》 
从《后汉书》看中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的发展被引量:3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40-150,共11页何亚南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后汉书>语言研究"(K3-008)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汉语宾语前置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是各句式内部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后汉...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 宾语前置句 后汉书 
中古汉语疑问句中"为"字的词性及来源被引量:10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14-119,共6页何亚南 张爱丽 
"为"字在疑问句中用作语气副词,加强疑问语气,这是中古汉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其用例始见于公元2世纪后期的东汉佛经,最初只用于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大约在三国时期,功能扩展而可以用于反问句中。时下把这类"为"定性为表不确定推测语气...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 语气副词  
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被引量:11
《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3期24-30,共7页何亚南 舟人 
本文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判断句的语用情况两方面探讨了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 ,同时论述了有判断词句发展的层级性。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判断词 判断句 汉语语法 助动词 
从佛经看早期外来音译词的汉化被引量:10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155-160,共6页何亚南 
In this paper,the anthor reveal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by describing the course of some Sanskritic transliterated words being assimilated to Chinese, such as"NFDD7"?"塔"?"玻璃"?"和尚"in ear...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 音泽词 外来词汉化 
“交路”源流考辨
《语文研究》2003年第2期22-25,27,共5页何亚南 
"<后汉书>语言研究"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 (K3 -0 0 8) ;"东汉佛经词汇研究"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OISJB740 0 4)
“交路”是在中古史书中出现的一个名物词 ,由于前人对这个词比较陌生 ,因此在遇到这个词时 ,常常把它视为“交络”的误文 ,中华书局标点本《后汉书》、《宋书》都是如此处理。其实“交路”文字不误 ,它与“交露”、“交络”等用作名物...
关键词:“交路” 源流 考辨 名物词 中华书局标点本 《后汉书》 《宋书》 词义 中古汉语 词汇 校释 
汉语处置式探源被引量: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143-149,共7页何亚南 
处置式的来源是汉语史研究领域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句式和语义两个方面讨论汉语处置式产生的理据 ,似可得出这样的观点 :“将 /把”成为表处置的介词是它们自身语法化的结果 ,而不是对旧有句式的替代 ;“将”字比“把”字早成为处置...
关键词:汉语 汉语语法史 '以'字处置式 语义 句式 成因 '将'字句 '把'字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