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德建设

作品数:53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杨明王成郭金鸿刘余莉王亚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伦理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议“五常”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郑文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71)
"五常"议题较多,但述及体系的较少。"五常"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先秦孕育,两汉形成,宋明完备。"三纲"体现的是人伦关系,属于目的性范畴,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五常"体现的是人性,具有工具理性,蕴含恒久价值。"...
关键词:“五常” “三纲” 体系 价值 当代道德建设 
当代道德建设中德福一致的可能形态与实践基础论纲被引量:2
《武陵学刊》2017年第5期20-25,共6页陈晓曦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滁州学院基地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Szzgjh1-1-2017-2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度规划项目"传统德福一致思想的创造性转化研究"(AHSKYD129);滁州学院思政教育重点研究项目(2015GH42)
当代中国德福一致的可能形态,既可容纳纯粹动机形态,也可接纳传统中国基于敬天事天与果报劝善为动机的道德意识结构与心理认知形态,而其主导形态则是基于法制健全、公民社会建设的充分发育以及文化的整体提升。在德福关系上把道德主体...
关键词:道德建设 德福一致 可能形态 实践基础 
确立“为他人的主体存在”之自我理解维度——当代道德建设的前提性反思被引量:3
《学术交流》2017年第4期64-68,共5页冯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发展趋势研究"(12AZD065)
反思当今中国社会发生的多起道德失范事件,受害者首当其冲是"我"和"我们"之外的"陌生人"。究其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体系的"私德"中,"陌生人"被拒之门外,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合理位置。隐蔽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一种"总体化"倾向的"实...
关键词:道德 陌生人 私德 “为他人的主体存在” 
道德善恶的区别与当代道德建设——休谟关于道德根源的论述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6期302-302,共1页张建东 李慧民 
休谟道德观中关于道德根源的论述揭示了道德区别的原始源泉,认为道德感才是区分道德善恶的依据。对道德根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面对和正确处理我国的"道德滑坡"现状。
关键词:休谟 理性 道德感 善恶 
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被引量:1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22-26,共5页郭金鸿 刘子阳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道德责任研究>(QDSKL070124)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情感反应态度和品格,来源于实践又必须服务于实践。从理论、实践和最终人格的树立,道德建设的每一环节和领域,都离不开道德责任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道德责任 道德建设 责任人格 
浅谈中华道德传统及其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理论界》2007年第11期143-144,共2页童湘宁 
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的许多优秀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古代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
关键词:中华道德传统 道德建设 价值 
关键在提高道德意识——传统智德与当代道德建设被引量:1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74-76,共3页金涛声 
智德是"中国四德"之一,专指道德智慧。孔子、孟子、荀子、王阳明对智德的内涵作了阐释。智德作为明是非、别善恶、知荣辱的道德意识,与仁、义之类具体的道德规范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指挥之德,具有统揽全局、调控人心的功能,在提升...
关键词:智德 良知 荣辱观 道德意识 
略论当代道德建设的理论范式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糜海波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不仅蕴涵着文化精华,而且因历史的局限使之难免存在思想缺陷。只有对这些缺陷予以清醒认识和积极克服,方能以新的时代精神来推进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社会结构各个要素和谐互动的视角辩证分析,当代道德建设应确...
关键词:当代道德建设 理论范式 时代转换 “德治” “法治”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理论观察》2006年第4期101-102,共2页周湘安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由于其历史延续性和群体潜意识性,对当代道德建设具有十分有效的帮助作用,传统道德对于促进当代道德建设价值形成、与当代道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道德 当代道德 建设 作用 
传统伦理的创造性转换与当代道德建设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周安伯 
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实现传统伦理创造性转换的紧迫性和可能性,确立将这一转换与当代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根本理...
关键词:传统伦理 创造性转换 道德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