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海波

作品数:152被引量:32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伦理师德评价马克思主义教育师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交融及启示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23年第7期93-98,共6页糜海波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
关键词:唯物史观 道德观 交融 历史评价 道德评价 
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诉求、机制与路径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22年第10期54-61,共8页糜海波 
新时代推进共享发展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站稳政治立场,这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诉求;必须彰显制度优势,这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机制;必须突出问题导向,这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路径。从政治立场、制度优势和问题导向三个层面...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 政治立场 制度优势 问题导向 
教师教育仁爱德性的内涵、价值及养成被引量:2
《高等教育研究》2022年第10期77-83,共7页糜海波 
教育仁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也是教师个体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好德性。教育仁爱德性包括义务的德性和美德的德性,作为教师义务的教育仁爱赋予全体学生被爱的权利,作为教师美德的教育仁爱要求教师真诚善待所有学生,它是...
关键词:教师德性 教育仁爱 仁爱德性 
论师德评价实施的动态性、层次性和全面性被引量:5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2期40-44,共5页糜海波 
师德评价的实施应呈现动态性、层次性和全面性。动态性是指将静态性的总结性评价与动态性的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过程评价和反馈指导,也适时运用总结性评价意见改善师德状况。层次性是指师德评价在“质”的方面要区分“道德行为”...
关键词:师德评价 动态性 层次性 全面性 
教育伦理建设路径的辩证视野被引量:7
《高等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18-24,共7页糜海波 
作为实现教育善的必要载体,教育伦理建设在路径安排上要体现自身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主体性,应具有把实然与应然联结起来的辩证视野。教育伦理建设路径的辩证视野,表现为确立工具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目标取向,在规范体系的构建上体现抑恶...
关键词:教育伦理建设 目标取向 作用向度 保障机制 
师德评价标准、方法和效益三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2
《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10期73-78,共6页糜海波 
在师德评价活动中,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效益三个基本问题关乎评价的顺利实施和目的达成。作为价值指向的师德评价标准应体现传承性、时代性、科学性和人本性的特点,这是由师德的文化性、发展性、思想性和价值性决定的。全面合理的...
关键词:师德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效益 
论师德的维度及其启示意义被引量:6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0期41-44,共4页糜海波 
师德可分为社会性师德和个体性师德两个维度。这一区分表明,师德是一个完整的互动性结构系统。没有前者,教师个体行为就缺失了道德指令;没有后者,社会道德要求就缺失了实践栽体。师德建设必须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将社会的职业规范内...
关键词:师德 社会性师德 个体性师德 师德建设 师德评价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两大旨趣论析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糜海波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旨趣是对“人民中心”和“发展”之间逻辑关联的辩证把握。从发展的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确立“以人民为发展主体”,它蕴含了人民是发展的动力主体、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基本要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发...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发展观 
论现代师德发展的三重意蕴被引量:7
《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糜海波 
师德有传统和现代两个基本维度,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既有文化精神的延续,又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而发展。现代师德的发展具有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重意蕴:在积极适应市场经济道德价值观的同时,追求内在的超越,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关键词:现代师德 主体精神 国家意识 育人为本 
推进新时代师德建设的三个视点
《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21期5-8,共4页糜海波 
师德建设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发展性和持久性的思想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现阶段,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引领力和有效性,必须以新时代作为思考问题的历史起点,全面把握师德发展的时代内涵和现实要求。在审视现状的基础上,寻求理...
关键词:新时代 师德建设 师德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