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德教育

作品数:79被引量:37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叶飞鲁洁乔学斌刘丙元吕星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儒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意林文汇》2021年第2期63-66,共4页许袖飞 沈泽文 
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认识,生发于性与天道的交互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学说。先秦儒家的不同学者围绕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核心问题,形成了性善、性恶的不同学说,但都以德性及其培育为落脚...
关键词:成人之道 人道原则 本质认识 先秦儒家 性与天道 性善 性恶 理想人格 
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文化学刊》2020年第12期120-123,共4页许袖飞 沈泽文 
海南大学2020-2021学年基层党建研究一般课题“党建与三全育人的耦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RZ2000009593)的研究成果。
先秦人性学说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内容,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孟为代表的人性学说比道家更加重视人的德性及教育,主张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以成就人的德性和理想人格为目的;以荀子为代表的成性学说注重学习、教...
关键词:儒家 人性论 道德教育 真善美 理想人格 
论当代道德教育的三大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24-29,共6页陈泽环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梁启超儒学观的演变及其当代意义"(2014BZX003);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资源的重要讲话精神,文章认为,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及合理有效地进行当代道德教育,我们必须融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儒家伦理 国外道德 多元一体又有核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