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创作

作品数:3774被引量:112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遇春刘尊明陈煜斓周于飞甘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自清旧体诗词创作中的拟古现象论析
《南方文坛》2025年第2期128-137,共10页李遇春 张馨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A263。
21世纪以来,朱自清的旧体诗词创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白话新诗的早期开拓者和现代白话散文“圣手”的身份之外,学界又发现了朱自清作为旧体诗词作手的另一面目。其实,五四新文学家创作旧体诗词的情形并不罕见,但在写作拟古诗词方面,朱自...
关键词:旧体诗词 朱自清 白话新诗 五四新文学 古诗词 白话散文 拟古 身份 
论AIGC作品独创性司法认定标准的构建——基于提示词创作范式下的再思考
《中国版权》2025年第1期48-64,共17页何炼红 谢天艺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环境下开放存取版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3ZDB001)的阶段性成果。
大模型时代,AIGC作品的独创性认定标准是版权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各国就AIGC作品独创性标准尚未达成共识。鉴于AIGC具有数据驱动特征,创作过程中数智技术客观化程度增强,形成统一独创性司法认定标准具有可行性。以独创性主观...
关键词:AIGC作品 独创性标准 人类干预 提示词 司法判断模型 
试解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兼论此词创作时间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唐云 
《望江南·咏弦月》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月亮为线索,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本文通过对此词的解读,揭示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并根据相关资料推测,该词应作于康熙十六年(16...
关键词:纳兰性德 望江南 咏弦月 
龙榆生融合古今音乐文学
《歌唱艺术》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杨赛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学术史”相关成果,项目编号:202115。
引言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字榆生,以字行;江西万载县人。父亲龙言为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曾在安徽、湖北为官,两次主事桐城,颇受百姓爱戴。龙榆生十岁随父返回乡里,读家中藏书。其兄沐棠、沐光、沐荣先后肆业于北京大学,龙榆生得...
关键词:暨南大学 国立音乐院 龙榆生 歌词创作 音乐文学 厦门集美 以字行 桐城 
生活·时代·情感——杨庆彪谈诗词创作
《诗刊》2025年第1期202-202,共1页杨庆彪 
“文者,贯道之器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诗词创作者,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生活、融入时代、注入情感,才能将多彩生活、伟大时代、真挚情感融为一体,创作出意蕴隽永的作品。一、深...
关键词:诗词创作 深入生活 一杯酒 真挚情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要载体 深刻体会 源头活水 
徐乃昌百年研究进程
《科教文汇》2024年第23期184-188,共5页张雪宁 
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近百年时间里,对于徐乃昌的研究在学术界逐步升温。采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厘清近百年来关于徐乃昌研究成果的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在此基础上,从生平和交游、藏书与目录学成就、金石拓片收藏...
关键词:徐乃昌 收藏 生平 刊刻图书 诗词创作 
盛靜霞唐宋詩詞札記三篇
《新宋学》2024年第1期1-9,共9页樓培 
盛靜霞(1917—2006),字弢青,一字伴鹜,号频伽室。原籍江苏镇江,出生於江苏扬州。幼年时即爱好古典文学,阅读《聊斋志異》《红楼梦》等作品如癡如醉。作文比赛常得第一,有“小冰心”之称号。1936年毕业於扬州中学,考入前“国立中央大学...
关键词:诗词创作 江苏镇江 扬州中学 江苏扬州 国立中央大学 唐圭璋 文学系 
艺术家阎肃:酒脱乐观得长寿
《健康养生》2024年第15期44-44,共1页江南 
阎肃,著名河北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2016年,阎肃离世,享年86岁。阎肃生前处世积极乐观,自称“80后”。80多岁高龄时,阎肃工作依然忙碌,或者担任央视文艺节目评委,或者参与大型活动的歌词创作。他谈天说地,纵横古今,表情极为丰富,怎...
关键词:歌词创作 词作家 龙钟老态 积极乐观 大型活动 80后 
诗词创作中环境思维
《东坡赤壁诗词》2024年第6期56-57,共2页刘庆霖 
环境思维,是我在创作西藏百首诗词过程中的感悟。我第一次去西藏是2003年,回来后,有了想写西藏百首诗词的想法。可是,写到二十几首后,却再也写不出来了。想一想,是对西藏的感性认识不够,走过的地方太少,缺少对西藏环境直接观感的印象。...
关键词:诗词创作 环境影响 作品风格 感性认识 思维 想一想 西藏 
论王喆道教诗词之新变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刘芳 宋巍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BZW017)。
全真道教祖王喆的诗词创作是他创道、修行、传道、度世的文学体现。王喆以诗词传教弘法的创教意识和他不断探索创新的创作理念,使他的诗词在主题偏好、体例探索和意象营造等方面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以往道教诗词的新变,整体呈现出贴近民间...
关键词:王喆 诗词创作 新变 全真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