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规范化

作品数:1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松张扬王新宇李俊田汪化云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知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科技与出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朝语言纯化政策对比研究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1年第2期87-95,123,共10页 苏新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世界语言生活观测分析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AYY007)的阶段性成果
1910—1945年朝鲜半岛是在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韩语(朝鲜语)受到日语严重影响,这时的朝鲜半岛也有学界进行的语言纯化活动。朝鲜半岛光复后,分裂为韩国与朝鲜,实施各自的语言政策和不同的语言纯化政策:韩国把语言纯化政策称为国语纯化运...
关键词:韩语 国语纯化运动 朝鲜语 词语规范化 
一种结合字面与上下文相似性的招聘网页技能词语规范化方法
《知识管理论坛》2018年第6期325-334,共10页孙瑜 姜金德 
[目的/意义]针对招聘网页文本存在许多英文技能词语拼写错误的问题,提出一种招聘网页技能词语规范化方法。[方法/过程]结合字面相似性和上下文相似性,度量技能词语的相似度,形成相似技能词语网络,从而对招聘网页文本中的技能词语进行规...
关键词:招聘网页 技能 词语规范化 
词语规范化之——佚事·轶事·逸事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年第8期4-5,共2页何玉兰 
异形词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音义相同、用法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鉴于人们的认知习惯、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和司语规范的通用性原则、理据性原则,同时也为了减轻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负担,有必要对异形词进行规范、整理。本文对“佚...
关键词:词语规范化 佚事 轶事 逸事 
共形语词叠加现象初探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王新宇 
本文首次对共形语词叠加使用现象进行了尝试性描写和系统性分析,提出“共形叠加语”的概念,进而对其加以分类解释,分为:积极修辞叠加语、中性叠加语和消极修辞叠加语三类。揭示了共形叠加语的语用价值,并对其规范问题进行了辨证的...
关键词:共形叠加语 修辞 语用 词语规范化 
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研究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2期328-330,共3页张扬 
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语,携带着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双重身份活跃于社会语言的舞台,对语言文字运用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外来词的翻译不仅要达到从文字翻译到文化翻译过程中多层面文化意义的转换,而且还要挖掘...
关键词:商标用语 广告标题用语 外来词 文化翻译 词语规范化 
《高渐离》之初版本与修改本比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50-52,共3页李畅 
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S07029)
郭沫若的剧本《高渐离》(也即《筑》)经历了两次修改,而第一次修改的内容最多,但一直以来没有被学术界重视。一般的学者只是对它最后一次修改的版本进行评价。本文着重对《高渐离》的初版本和第一次修改本进行比较,分析改动的原因,评价...
关键词:版本 时代背景 人物性格 词语规范化 
从流行语看词语规范被引量: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刘红松 
对社会中存在并不断变化着的流行语进行分析归纳,从其特点类型及其存在原因等多个方面说明流行语作为一个变化中的群体,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有一定的影响,并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此提出词语规范化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流行语 词语规范化 原则 
谈公文写作中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71-71,共1页崔岩 
公文是流通范围广且要求准确传达信息的文体,写作中词语的规范化使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词语是否恰当使用,直接影响到公文能否准确理解。方言词虽形象生动,但其使用具局限性,不适宜在公文中出现。本文以“认真”词语使用为例,说明在公...
关键词:公文写作 方言词 词语规范化 “认真” 现代汉语 
"公汽"、"公车"、"巴士"与词语规范化
《学语文》2005年第3期43-43,共1页宗守云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
关键词:“公汽” “公车” “巴士” 词语规范化 语文 中学 语言知识 
不堪重负的“行货、水货”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89-90,共2页汪化云 
在现代汉语中,"水货、行货"这两个词使用频繁,意义变化很快,反映出方言词和行业词对全民语言的影响.同时,这两个词众多的名词性义项在当代都并存使用,常常影响交际,因而急待规范.
关键词:汉语 词语规范化 “行货” “水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