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粒藻

作品数:14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茅云翔王修垣廖晶宋一涛孔凡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博览》《淡水渔业》《国外水产》《质谱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丛粒藻烷类非烃化合物的分离、富集与气相色谱纯化、制备被引量:2
《地球化学》2018年第2期134-140,共7页廖晶 张玉娇 卢鸿 冯乔 彭平安 盛国英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4010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7YFC06031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3066;41473045;41602130;41673045)
气相制备色谱(pGC)作为分离、纯化高纯度单体化合物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国外地球化学方面已有众多关于化石燃料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实例,而国内这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富含丛粒藻烷类生物标志物的茂名油页岩特殊样品...
关键词:柱色谱 气相制备色谱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丛粒藻烷 非烃化合物 
丛粒藻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和rbcL、18S rRNA序列分析被引量:1
《淡水渔业》2014年第3期3-9,共7页王朋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200901);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02-4)
采用透射电镜对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和AGB-Bb03进行了亚显微结构观察,以rbcL和18S rRNA序列为目标基因进行克隆,结合研究从GenBank获取的黄藻纲、绿藻纲和共球藻纲13株相关微藻的rbcL、18S rRNA基因序列,运用Clust...
关键词: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 亚显微结构 RBCL 18S RRNA 
丛粒藻Abt02光饱和点的测定
《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4期241-241,共1页张芳芳 茅云翔 
本文利用微呼吸仪测定了丛粒藻Abt 02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确定了丛粒藻Abt02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范围以及其光饱和点。为后续筛选耐高光丛粒藻藻株奠定基础。
关键词:光照强度 光合速率 丛粒藻Abt02 
丛粒藻在几种常见培养基中的生长效应被引量:2
《莆田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46-50,共5页王朋云 马梅 茅云翔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CB200901)
比较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在4种培养基Chu10、Chu13、BG11和BBM中的生长效应,测定其藻细胞在延滞期、对数前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4个生长期总烃、总脂的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对数后期样本总烃粗提物的成分。结果表明:B...
关键词:丛粒藻 培养基 总烃 总脂 生长 
丛粒藻形态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63-70,共8页王朋云 茅云翔 孔凡娜 马梅 马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200901)资助
观察了采集自不同地点的3株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AGB-Bb01、AGB-Bb02和AGB-Bb03)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以18S rDNA和ITS区序列为目标位点比较分析了16株丛粒藻藻株的遗传距离和序列相似性,重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丛粒...
关键词:丛粒藻 亚显微结构 18S-28S rDNA形态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柴达木盆地未熟—低熟石油的生烃母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9
《地质学报》2002年第1期107-113,T003,共8页周凤英 彭德华 边立增 黄第藩 王延斌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研究项目(编号96006-17)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烃源岩具有有机质丰度低,而烃转化率却较高,主要形成于咸水、还原环境特点,明显有别于我国东部古近系—新近系的烃源岩。特别是目前在柴达木盆地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80%为未熟—低熟石油,更是与我国东部盆地古...
关键词:未熟-低熟石油 生烃母质 丛粒藻 颗石藻 柴达木盆地 烃源岩 
高产烃的丛粒藻研究概况被引量:5
《微生物学报》1997年第5期405-409,共5页王修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内容
<正> 呈串状集落生的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 Kiitzig,1989),又译葡萄藻,是一种在温带、热带和大陆性气候带的陆地、淡水和微咸湖水等地广为分布的单细胞绿色微藻(microalgae)。在培养物中,其产烃量为生物量干重的0.3%~76%,通常...
关键词:丛粒藻 葡萄藻  
几种因子对丛粒藻株A的效应被引量:14
《微生物学通报》1996年第5期275-277,共3页王修垣 谢树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了温度、NaF和细菌对丛粒藻(BotryococcusbrauniiKutz.)纯培养物A的效应。该藻最适生长温度为25℃。NaF0.1mg/L促进该藻生长。该藻与棒杆菌协同培养可提高产烃量,由无菌对照的0.08...
关键词:藻类植物 丛粒藻 协同培养 细菌 
几株丛粒藻烃类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8
《微生物学报》1996年第4期284-291,共8页王修垣 赵苓 宋一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定性鉴定了三株不同来源的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产生的烃类组分。丛粒藻株A(USA)和B(Germany)产生以C_nH_(2n-2)和C_nH_(2n-4)为主的烯基直链烃,丛粒藻C得自我国云南省抚仙湖,产生以丛粒藻烯和异丛粒藻烯为...
关键词:丛粒藻 藻类 烃类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植物能源的深开发
《教育学报》1995年第8期43-44,共2页肖松 
植物能源的深开发肖松在能源开发中,再生能源以其特有的优势倍受人们的青睐,而植物能源则是其重要的生力军。目前,科学家已用植物转换出多种有价值的高品位燃料,为缓和能源危机起了重大作用。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已试种能源作物并...
关键词:植物能源 能源作物 丛粒藻 深开发 气化炉 生物燃料 科学家 乙醇燃料 可再生能源 不饱和脂肪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