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小说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军郑婕庞伟奇王松林李维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亨利·劳森丛林小说的自传性书写被引量:2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1期314-324,共11页张加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国家哲学社会基金一般项目“亨利·劳森丛林书写与民族想象研究”(17BWW054)的阶段性成果
澳大利亚作家亨利·劳森的丛林小说语言简洁平实、机智幽默且贴近生活,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这与他短暂却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直接关系。孩提时代凄苦的丛林生活与其作家生涯期间八个月的丛林生活体验成为劳森小说创作的源泉。作为...
关键词:亨利·劳森 丛林书写 自传性 矛盾自我 
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的后殖民生态解构——以《黑暗的心》为例被引量:1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77-79,共3页郑东方 汪愫苇 
201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7ZD45)
后殖民生态分析将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研究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这种新兴的文学理论研究及理论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为文艺理论研究向多学科发展提供了可能,也反映了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即由以前的单一学科理论视域转...
关键词:康拉德 非洲丛林小说 后殖民 生态批评 《黑暗的心》 
从后殖民生态视角看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叙事的矛盾性——以《黑暗的心》为例
《校园英语》2017年第20期254-254,共1页程丽萍 
201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殖民生态视角下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研究(SK2017ZD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将后殖民研究与生态批评相结合,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研读康拉德的非洲丛林小说代表《黑暗的心》,剖析研究发现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的叙事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和矛盾性,体现出康拉德在殖民思想和生态意识上的矛盾性,为读者从殖民和生态合...
关键词:康拉德 非洲丛林小说 后殖民生态视角 矛盾性 黑暗的心 
浅析康拉德丛林小说中的社会生态思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年第11期229-229,共1页王宏 
该论文为市社哲课题“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康拉德”系列论文之一,课题编号为“12LKT36”.
本文分析了康拉德丛林小说中所反映出来的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康拉德的丛林小说通过描写西方文明与土著文明的冲突,剖析了在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原始与文明交锋中西方文明背后的不道德面目,反映出康拉德对西方文...
关键词:拉德丛林 小说 社会生态 思想 
“本我”的失控:康拉德“丛林”小说中西方殖民者形象简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3期96-97,共2页范丽萍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从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来研究康拉德创作"(2015-GH-0435)研究成果
康拉德在他的"丛林小说"中,描写了一些"本我失控"的西方殖民者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黑暗的心》中的库尔兹。库尔兹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在非洲丛林中靠武力镇压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从一个"文明的"西方人变成了一个...
关键词:丛林 本我 西方殖民主义 康拉德小说 
自我、他者、世界——论约瑟夫·康拉德丛林小说中的双重性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李文军 马笑岩 
2010年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WW006)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最为独特的地方表现在其丛林小说创作及个人思想意识中所表现出的矛盾对立的双重性,比如小说创作的主题、背景、手法中的双重性,"自我"世界建构中的双重性以及"他者"世界建构中的双重性...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丛林小说 双重性 自我与他者 
“进步话语”与人性的沉沦——论康拉德的丛林小说
《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84-86,共3页王秀丽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人才基金项目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约瑟夫.康拉德小说的人性维度>(编号:2010SQRW139)研究成果
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创作常常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主题,他的"丛林小说"更是着力于探讨欧洲文明社会所谓的"进步话语"的实质。文章将以《海隅逐客》、《进步前哨》、《黑暗的心》等三部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揭...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进步 沉沦 丛林 
《黑暗的心脏》的意象性解读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于美琴 
《黑暗的心脏》是康拉德小说的代表作,它运用寓言的形式批判了现代文明,对人类灵魂进行了探索,并揭示了人性中的顽疾——恶。文章从叙事手法和主题意义的角度,对作品中两大主要意象——河流和荒野进行探讨和分析。其中河流这一意象不仅...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意象 约瑟夫·康拉德 丛林小说 文学讲究 
生态关怀背后的道德忧思——康拉德丛林小说的生态取向管窥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35-137,共3页王晓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约瑟夫.康拉德研究"[项目编号:04BWW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康拉德将创作的视线投向浩瀚的大海与原始的丛林,使得他的小说虽然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生态文学作品,但包含了闪烁着生态思想光芒的部分——对机械文明的批判、对现代人物质主义的挞伐以及对相对原始的生存状况的崇尚。生态批评可以为我...
关键词:《海隅逐客》 《黑暗之心》 生态取向 道德忧思 
论康拉德丛林小说的悲剧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A02期104-106,共3页庞伟奇 
康拉德是英国爱德华时代具有博大悲悯情怀的伟大作家,他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和灵魂的拯救,广泛表现了现代人与自然、人与人。
关键词:康拉德 吉姆爷 悲悯情怀 吉卜林 超我 本我 人与自然 乔治·艾略特 梅耶 斯蒂文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