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萍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康拉德外国文学本我大众文化人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评介》《美与时代(美学)(下)》《许昌学院学报》《青年文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谊与自我救赎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7Z期90-91,共2页顾莹 范丽萍 
本文围绕小说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主人公是怎样经历友谊和如何面对自我犯下的过错的,以及最后主人公是如何自我救赎的。《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是围绕着两个少年来展开的,这是一个关于爱,友谊与自我救赎的动人的故事。小说生动形象地...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友谊 救赎 自我救赎 
自由、平等、博爱——透视《放牛班的春天》的人性维度
《电影评介》2017年第4期57-59,共3页范丽萍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是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导演的,影片中主要讲述了正在人生低谷期的马修来到了“塘底”教书育人的故事。在片中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场面,但是却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关于音乐教育,这是...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 自由 平等 维度 人性 博爱 音乐教育 教书育人 
美国电影中的移民表述与身份重构
《电影评介》2016年第22期88-90,共3页范丽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民现象也变得愈发普遍与大众化。移民问题最早见于美国,但近些年来,美国移民从过去的边缘化也逐渐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借助美国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移民文化及其现象。美国电影中的移...
关键词:美国电影 社会形势 加和作用 本质化 《喜福会》 生活水平 美国影片 《乱世佳人》 族裔 《阿甘正传》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路径——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9期33-35,共3页范丽萍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教育任务。家庭、社会都应参与协作,而学校教育尤其应该扮演重要角色。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是人类灵魂的精华,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将作品的讲解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尤为必要。结合教育教学实...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养 外国文学 人文教育 
物欲与人性——康拉德“丛林”中殖民者的人性状态探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5期43-44,共2页范丽萍 
康拉德的"丛林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并没有把"丛林"中的原居民当作主要描写对象,而是将"丛林"中的西方人放置在了作品的中心,成为了主人公。"丛林中的西方人"也成了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系列。在《诺斯托罗莫》中,康拉德向读者展...
关键词:康拉德 物欲 丛林 人性状态 
“本我”的失控:康拉德“丛林”小说中西方殖民者形象简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3期96-97,共2页范丽萍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从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来研究康拉德创作"(2015-GH-0435)研究成果
康拉德在他的"丛林小说"中,描写了一些"本我失控"的西方殖民者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黑暗的心》中的库尔兹。库尔兹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在非洲丛林中靠武力镇压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从一个"文明的"西方人变成了一个...
关键词:丛林 本我 西方殖民主义 康拉德小说 
“本我”走向“超我”的困境——康拉德《吉姆爷》对人性的反思
《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91-93,共3页范丽萍 
英国作家康拉德在其小说《吉姆爷》中,描写了英国青年吉姆在"丛林"地区道德失足,然后追求道德重建,力图赎还过错的故事。通过吉姆的经历,小说对人性的多个层面进行了展示,显示了"本我"走向"超我"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吉姆爷》 道德理想 本我 超我 
论影像手段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2
《语文知识》2011年第2期57-58,共2页范丽萍 
外国文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拓宽大学生文化视野、提升他们人文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外国文学课程却面临一些困境,比如学生较为强烈的文化隔膜感、对原著阅读兴趣的缺乏等等。鉴于目前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认知心...
关键词:影像 教学手段 外国文学 
中心的消隐——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状态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范丽萍 
商品经济的凸起,城市大众文化的兴盛,传统价值观念的式微,对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所处地位与所起作用产生着深刻影响。在失去"居庙堂之高"的地位和"中心话语"的影响力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90年代不得不面对被边缘化的处境,不得不接...
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 知识分子 状态 传统价值观念 中国社会 商品经济 大众文化 中心话语 
共享文化与90年代后的文学现象
《语文知识》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范丽萍 
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众多阶层参与的大众“共享文化”,并改变了原有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独霸的状况。其往往采用深度削平、瓦解历史等方法,对传统文学和精英文化进行改造,甚至是资源掠夺。
关键词:共享文化 大众文化 精英 霸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