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兰

作品数:23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康拉德伦理价值儿童文学《哈利·波特》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考试周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柳林风声》看儿童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被引量:2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王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CWW014)
《柳林风声》中的蛤蟆形象是儿童人格的真实写照,为儿童读者提供了认识自己的镜像。他从任性胡闹走向理性成熟的过程,隐喻个体从受自然天性驱动的顽童转变为受社会规范和理性约束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柳林风声》这类儿童文学经典...
关键词:《柳林风声》 伦理混沌 道德成熟 经典价值 
当代英语科幻小说的伦理表达及其启示被引量:2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0-83,共4页王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WW014)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科技快速发展的无限渴求,当代英语科幻小说的主潮是"反科学主义"的,表达了对科学发展失控后果的担忧。其基调不再是赞颂高速发展的科技及其造福人类的前景,而是警示读者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科技,有助于读者建...
关键词:科幻小说 伦理观念 伦理启示 
《彼得·潘》中的儿童成长隐喻被引量:1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80-84,共5页王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WW014)
综合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与神话原型理论对《彼得·潘》中的童话奇境和人物形象进行考察,发现《彼得·潘》在本质上是一个童话版的伊甸园故事,有助于儿童读者通过阅读他人的成长故事来鉴照自身的成长。与偷食禁果之前的亚当和夏娃一...
关键词:《彼得·潘》 伊甸园 成长 隐喻 
英国历险小说与男性气质建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74-78,共5页周莉莉 王晓兰 
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4SK01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GW1309)
英国历险小说常常以男性为主人公,这些人物在历险的过程中建构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他们身上机智、勇敢、自信的男性气质是青少年儿童争相模仿的标志性特征。这些男性气质常常被类型化,而被忽视了内在的差异性。事实上,英国历险小...
关键词:英国历险小说 男性气质 时代印记 
理性的呼唤——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看童话的教化功能被引量:1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78-84,共7页易丽君 王晓兰 
2012年南昌工程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罗尔德.达尔童话中的人文教育主题研究"(2012SK025)
儿童文学以其丰富的想象和鲜活的人物深受广大小读者的青睐,在给小读者们带来无限阅读乐趣的同时向他们传达着人类共通的道德智慧,对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罗尔德·达尔的童话小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对年幼...
关键词:儿童文学 教化功能 内在机制 道德经验 
儿童文学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玛丽娅·尼古拉耶娃教授访谈录(英文)被引量:5
《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1-6,共6页王晓兰 
玛丽娅·尼古拉耶娃教授是剑桥大学剑桥-哈默顿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儿童文学研究学会会长。在她长达40年的儿童文学研究生涯中,出版了十几部儿童文学研究专著,包括《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儿童文学的美学方法》和《绘本...
关键词:玛丽娅·尼古拉耶娃 儿童文学 现状 趋势 热点 
社会拯救诉求与社会认知诉求的碰撞——近年来英美青少年恶托邦小说井喷现象评析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62-67,共6页王晓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儿童小说研究"(编号:10CWW14)
在21世纪最初的短短十多年时间里,英美国家出版了大量预示各种灾难的青少年小说,呈现出版和消费两旺的井喷势头。恶托邦书写传达着作家的社会拯救诉求,而青少年读者对这类作品的接受则反应了他们的社会认知诉求,近年来英美青少年恶托邦...
关键词:恶托邦 青少年小说 社会拯救 社会认知 
投射在文本中的巫术魅影——论中英古典文学中的巫术表现及其差异被引量:1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王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WW014);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WX08)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中,都有魔法或者巫术的魅影闪现,这是因为世界各地的人类祖先都是通过巫术思维来理解世界的。然而,因为地域与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学对魔法与巫术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倾向。欧洲古代文学中建构的巫术形象...
关键词:魔法 巫术 基督教 道教 
《哈利·波特》中的善恶斗争与斯芬克斯因子博弈被引量:3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36-43,共8页王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WW014)
文学伦理学批评把伦理意义上的人看成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组成。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通过对《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和伏地魔两个主要人物在社会化过程中做出的伦理选择及其背后的动因进行考察,...
关键词:《哈利·波特》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王尔德童话的伦理判断与价值发现被引量:5
《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86-92,共7页刘茂生 王晓兰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儿童小说研究"【项目批号:10CWW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项目批号:13&ZD12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尔德因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而被看作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言人。然而,如果仔细考察他的童话,我们可以在其充满唯美色彩的童话中窥见深刻的伦理道德内涵。实际上,王尔德的童话兼具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用艺术之美诠释社会伦理内涵。王...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 艺术审美 伦理价值 伦理判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